Copyright Holders: LatinAutorPerf, LatinAutor - SonyATV, Abramus Digital, PEDL, LatinAutor - Warner Chappell, Sony ATV Publishing, UNIAO BRASILEIRA DE EDITORAS DE MUSICA - UBEM, LatinAutor - PeerMusic, SOLAR Music Rights Management與 8 個音樂版權協會
LatinAutor - PeerMusic, SOLAR Music Rights Management, PEDL, Sony ATV Publishing, Abramus Digital, LatinAutor - Warner Chappell, LatinAutorPerf, LatinAutor - SonyATV, UNIAO BRASILEIRA DE EDITORAS DE MUSICA - UBEM與 8 個音樂版權協會
UMG, SME (代表Decca (UMO)); LatinAutor - Warner Chappell, Sony ATV Publishing, BMI - Broadcast Music Inc., Polaris Hub AB, LatinAutorPerf, Public Domain Compositions, CMRRA, UNIAO BRASILEIRA DE EDITORAS DE MUSICA - UBEM與 5 個音樂版權協會
Chris Botti feat. Caroline Campbell & Sinfonia Varsovia - "Emmanuel" (cond. Adam Sztaba)
歌曲
Emmanuel
藝人
David Lewis
專輯
Instrumental Trumpet Vol 2
授權 YouTube 的內容擁有者:
Believe Music (代表4-32 Records); BMI - Broadcast Music Inc.與 8 個音樂版權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616/2273805.htm
美國「聯邦利率」40年歷史回顧 大幅升降息原因總整理
文/中央社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5日展開貨幣政策會議,市場認為聯準會恐一口氣升息3碼。金融理財網站Bankrate整理出美國聯邦資金利率過去40年升降歷程,並分析利率大幅變動的背景因素。
Bankrate專文指出,美國聯邦資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近來不斷調升,但回顧歷史仍處於低點。部分原因是這項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設定的關鍵借貸基準,在過去16年一直低於歷史平均值。
事實上,這段期間美國聯邦資金利率曾有長達9年時間都處於趨近於零的最低目標區間,首先是2008年到2015年,然後是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
但美國聯準會設定的利率,也曾在1980年代初期調升至20%的高點。
● 1981至1990年:聯準會對抗「大通膨」
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從未像1980年代如此之高,其中大部分原因是聯準會想要對抗通貨膨脹問題,通膨率在1980年飆升至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峰14.6%。
結果,聯準會做出一些似乎跟預期相反的的事情,它製造了一場經濟衰退好讓物價下跌。
1980年1月,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為14%。到了1980年12月5日,美國聯準會官員結束電話會議時,他們將利率區間大幅上調2個百分點來到19%至20%,這是有史以來最高點。
然後聯準會開始大幅降息,首先在1982年11月2日降到13%至14%的目標區間,然後在1982年7月20日降到11.5%至12%。經過一些波動之後,從1984年11月迄今,聯邦資金利率都沒有超過10%。
在這10年期間,聯準會官員不是把利率緩慢且逐漸往一個方向調整,而是經常大幅升息,然後大幅降息,之後又大幅升息。
● 1991至2000年:葛林斯潘時代
美國聯準會在大通膨時代經歷了動蕩的幾年後,時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面臨一段相對平靜得多的時期,但這並不是說他領導聯準會近18年時間中沒遇到應有的挑戰。
從1990年8月開始的8個月經濟衰退之後,葛林斯潘等美國聯準會官員設法將聯邦資金利率一路調升,直到2000年5月的6.5%利率目標,這是該時期的最高點。聯邦資金利率曾在1992年9月降至3%,是1990年代最低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蹟是美國聯準會首次實施「保險」降息,這代表聯準會降息是為了給經濟帶來額外提振,而不是為了因應衰退。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就是這種情況,當時金融體系面臨俄羅斯債務違約、大型對沖基金倒閉等一連串不利因素。
● 2001至2010年:網路泡沫、911恐怖攻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
2000年代是美國聯準會迄今為止最具有節奏的時期,當時聯準會遵循緊縮和放寬利率的明確週期。
2000年代初期,科技類股的股市泡沫破滅後,引發了一場經濟衰退,又因911恐怖攻擊而加劇惡化,當時聯準會降息多達13次,利率來到1%的低點,對於那些記得1980年代利率的人們來說,這個利率區間可能難以想像。
隨後,美國聯準會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成功升息17次,所有這些升息都是漸進式、每次幅度1碼,逐步調到5.25%。
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和隨之而來的大衰退,經濟狀況這才猛然踩下剎車。美國聯準會隨後做了不可思議的事情,即是一次降息100個基點至趨近於零的利率區間 這在當時是聯準會史上最積極的經濟救援行動之一。
● 2011至2020年:從大衰退和疫情流行中復甦
美國聯準會無法擺脫2010年代的零利率,就像它無法擺脫毀滅性的經濟衰退一樣。
2008年至2015年,聯準會官員將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趨近於零的最低目標區間,之後他們每次只升息1碼,2016年升息1次,2017年升息3次,2018年升息4次,而達到2.25%至2.5%的目標區間。
面對不溫不火的通貨膨脹和放緩的經濟成長,美國聯準會還在2019年決定降息3次,以帶給經濟新的提振,類似葛林斯潘在1990年代的「保險」降息。
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大流行到來,開啟了另一段趨近零利率的時代。隨著經濟減速,2020年3月聯準會在13天內的兩次緊急會議,大幅降息至趨近於零的目標區間。
● 2021年至今:通膨問題回歸
美國聯準會在今年3月升息1碼,為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聯邦資金利率於2020年至2022年長達2年時間維持在趨近於零的區間,讓美國經濟有時間從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衝擊中恢復過來。
聯準會又在今年5月的會議升息2碼,這是2000年以來最大升息幅度。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貨幣政策學者薩姆納(Scott Sumner)表示,就像聯準會官員在1990年代擔心通膨問題一樣,聯準會可能在2020年代初期擔心通膨率過低。
薩姆納提到,從許多標準來看,完全不同的美國聯準會正在掌舵,這代表聯準會官員不希望透過類似1980年代的激進、波動性大幅升息來抑制通膨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辦理 器捐/放棄急救 的作業流程, 是不是可以再 簡化 和 謹慎 一些? (版權我有, 不同意任何人轉載
)n年前我因為常騎公路車的原因, 就去辦器捐和大體捐贈了. 卡片都放在公路車上的工具罐裡. 有圖有真相. (19:52分刪圖)
前幾天某因某緣到某某醫療團體機構/機關/院所, 忽然靈光一閃, 請他們幫我查一下我的健保卡資料有沒有註記器捐和放棄急救.
結果是兩項都 "沒有" (這我也有拍照, 不過不方便放).
放棄急救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維生醫療)這項沒有, 是因為我還沒去簽.
器捐這項我就傻眼了. n年前不就簽了嗎, 我卡片也都有阿, 怎麼健保局電腦沒有註記? 還好我有問一下, 不然我的 last wishes 不就不能 come true 了嗎?

這幾天找個下午跑去健保局. 電腦裡查不到我n年前有同意器捐的資料. 然後還不可以臨櫃辦理. 要分別向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 和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辦理, 然後再由他們再把資料轉給健保局.
意思就是我還要重簽一次器捐同意書, 然後再給我一張卡片是嗎?

搞不懂健保局為什麼不開放臨櫃辦理? 這樣不是很簡便嗎? 三分鐘就可以做好的事而已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