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產業一哥是不動產,不是科技業

台灣的產業一哥是什麼? 很多人回答是科技業,但是如果真的認真來說的話,
恐怕是地產業

儘管科技業出了台積電,大立光等世界級競爭力的王者? 問題它們是外銷導向產業,
很多員工也都是在海外,況且外銷受景氣,競爭力影響大,
更加上這兩家現在外資持股比重很高,早就屬於'外資企業'了,
相較於科技業,地產業卻是個本土企業,而且講話大聲,又有良好的政商關係,
你要搞實業,土地不夠還搞不成呢,光是血統就比科技業純正多了

科技業為台灣貢獻不少GDP與就業機會,地產業呢? 從以前就被政府視為火車頭工業,
1970年代便開始透過拉抬地產刺激內需,畢竟地產一漲,新屋需求就會增加,
蓋房需求增加的話可以帶動水泥,鋼鐵,營建營造,玻璃,代書,金融機構的放款與利息收入,
甚至帶動少數科技業,而台灣基礎內需力道不足,單靠實業也難以支撐經濟,
所以1970年代以來房價強勢維持內需熱度,就業,也支撐了台灣的GDP,
甚至早年台灣搞一堆建設的鉅額外債,也是靠房地產熱絡創造更多稅收
國家才得以提前將這筆巨債還清,
當然要說是房價上漲的必要之惡換來的經濟成長也是可以

所以,真要說台灣的本土產業一哥,地產業是不是更有資格呢?
2019-12-15 0:16 發佈
這有些鬧笑話!
同樣工作25年,每個月領薪水
做房地產的業務員可能有人喝西北風蹲路口發傳單還領不到錢
做科技業穩穩地4,5萬一堆勞工,高薪的都去領台積電的16萬月薪
誰買房子快?
誰能穩定的養家活口
一見知分曉

難道大家都要去做地產業的高專和代銷過生活嗎?
台灣的產業一哥是不動產,不是科技業
我認同你的說法
目前台灣的產業一哥是不動產,不是科技業
arlo1011 wrote:
科技業為台灣貢獻不少GDP與就業機會

GDP好看不中用.實際上底層收入根本沒增長
直接間接提供的就業機會 我認為仍不如營造業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沒有科技業賺到外匯
進口建材 鐵砂 能源
營造要怎麼建?????
沒有收入 房子要賣給誰???
看市值都是科技業

台北市房屋稅百億

營業稅快2000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