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aeagle wrote:我記得我阿祖過世前都...(恕刪) 「台語」這個詞,怎麼會是阿扁想出的?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台語是閩南語的分支,夾雜部份日語及台灣特色用詞,就只是台灣的地方方言而已。尚且台灣各地腔調有明顯差異,根本就沒有統一,及指定的地區音調。小弟弟,教育部的指導方向都是有目的,講難聽一點,就是洗腦;但不能說它錯,畢竟沒有任何國家的教育主管機關,會是以培養無政府思想的人民為最高指導原則。都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了,「自我思考」講起來容易,想有這個能力卻不是容易事。多元閱讀,等開竅嚕
likeaeagle wrote:但是我發現youtube上常常有大陸人說「台語」這個詞是2000年以後陳水扁為了搞文化台獨所杜撰的詞...(恕刪) 台語這兩個字很早就出現了你會這樣問就表示你年紀非常輕大陸人不能用臉書跟youtube,會翻牆來po影片的應該別有用心就像中共說天安門事件是一個學生用降龍十八掌打死了一個解放軍將軍後來那個學生還強姦了農民的母豬跟水牛解放軍為了抓這個武功高強的學生只好動用了坦克車部隊來鎮壓
我愛炸海苔 worte:就像中共說天安門事件是一個學生用降龍十八掌打死了一個解放軍將軍後來那個學生還強姦了農民的母豬跟水牛解放軍為了抓這個武功高強的學生只好動用了坦克車部隊來鎮壓 中共真的這樣說過嗎?中共真的像閣下說的這樣把人民當白痴嗎?有無資料能佐證閣下的說法呢?
樓上又扯到64天安門我來說說吧64天安門確實沒有死人就是有,也沒有大規模死人這個可以看劉曉波,侯德健等人的敘述他們在天安門是最後離開的至於天安門運動有死人嗎?有,死了300多但不在天安門在木岐地軍隊在路上和“學生”發生衝突軍人也有死亡軍隊也還擊了還有64運動其實持續了2個多月一開始絕大多數人都是支持學生的但後來變成了暴動,加上外國勢力介入,味道不對了就有一大批人離開了包括現在中共智庫的學者金燦榮,他也參加過64這是一場悲劇尤其是不少學生被利用了當時的中共也沒有這種規模的鎮爆經驗
likeaeagle wrote:我記得我阿祖過世前都...(恕刪) 小時候我阿嬤都是講台語你自己試試台語比較好唸,還是閩南語比較好唸習慣問題更何況台語跟閩南語還是有些文化、地區因素造成發音並不相同而台語本身也因為地區與文化、信仰的不同有各自不同的發展語言就是如此微妙有趣的東西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小時候我阿嬤都是講台...(恕刪) 「台語」一詞是大中國或是大日本思維下的產物,閩南人為台灣最大族群,閩南語被稱為台語,若把台灣當成非獨立文化主體的觀點看,算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早些年,「台灣人」一詞還專指說台語的人,從前的客家人,並不屬於狹義的「台灣人」,閩南沙文主義者頗好此味,同如白人基督徒才是「美國人」一樣的概念.如果要搞文化台獨,第一個要洗掉的反而就是台灣閩南語等於台語這種觀念.
對岸的閩南語腔調很多,彼此就有很多差異,有沒有跟臺灣主流腔調一樣的?當然有,去油管看看,比廈門腔更接近!臺灣主流腔調是南部腔調,或者應該說臺南高雄腔調,雲林嘉義跟臺南高雄又不太一樣,這要歸功三立民視,還有陳水扁,我在油管看到某些對岸腔調,有些還真的是小時候才聽得到,原本臺語兩字是無關政治色彩,事實上,原本河洛話也不叫閩南語,講河洛話的也不只閩南區,浙南粵東也有,名稱會隨時代改變的,現在是臺灣主流腔調強勢,叫臺語也算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