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現代人的防災知識是不是普遍差?

如題
例如身邊的同事,充電線都充到破皮了還在充...
國小的時候,大家不是都知道線壞了再插插頭很容易短路走火嗎?

問同事說:「如果失火的話?應該要往上跑還往下跑?可以躲浴室嗎?」
好幾個回應都是說:「往上跑啊...躲浴缸裡面泡水不就不用怕火了?」

這觀念...錯得離譜啊!對遇到地震該怎麼做也一無所知
回想起當年921,地震規模雖然大
不過會有那麼大的災害,主要也是因為防災觀念不足
再加上建材不耐震、沒有準備相關的地震用品才會那麼淒慘

最近被公司推出來負責大樓的防災訓練
所以稍微整理了一些防災觀念跟器具,也順道分享給大家一下

1.傢俱的擺放:傢俱要放好不要東疊西疊,使用的電線不要凌亂,強震時沒擺放好的家具會壓傷人,強烈晃動也會造成電線損毀,如果凌亂很容易電線走火....傢俱要加強固定防止地震倒塌,這塊日本做的都很好,因為地震頻繁所以傢俱都要有固定鎖才更有安全效果
現代人的防災知識是不是普遍差?
現代人的防災知識是不是普遍差?

2.重物不要放高處:很多人整理家裡都是眼不見為淨,很多大體積的東西不是藏起來,就是往衣櫥上面塞,這會造成地震一發生你就先被砸重傷,如果要放重物在高處,也一定要找繩子來綁,確定不會搖晃就砸落。

3.災前準備:
如果遇到強震想跑也很難跑掉,很大的機率是人還存活不過被困在建築裡無法行動,那災前準備的物品就很重要了,身處地震帶不準備個「地震包」絕對不行,最好是要像PackChair-S這種夠耐重的地震包,同樣身為地震帶的日本,防災意識及防災教育就做的很萬全,分享一下日本都是怎麼準備的:
現代人的防災知識是不是普遍差?

在救難包裡,通常分為三個層級種類:

第一種:「讓自己在災難中脫身的工具」
這項物品台灣人最容易忽略,很多時候災害發生受困,因為手邊沒有破壞性工具而造成被餓死或壓傷的情況,有時候一個破壞性工具會是救命的關鍵。

第二種:「短期內得以保命、讓生活能維持一定機能的物品或食品」
比如說食物及水,我們台灣多半是準備營養口糧、泡麵,跟日本有點差異,他們防災食品為冷飯居多,不過比起來我們的口糧其實比較好吃

像日本還會準備簡易廁所,對的!你沒有看錯,就是簡易廁所,廁所和食物一樣重要,台灣應該很少出現這種東西,不過日本已經有這個了,攜帶型廁所(大小便適用,防臭、會讓水分變成果凍狀固定),許多受災民眾在沒有乾淨廁所的情況下,會刻意不進食、不喝水來減少使用頻率,最後反而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第三種:「證件與貴重物品」
能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但活下來後又是另一個討論空間,如果在有空間的情況下,帶著證件與貴重物品當然是好事。

不過最重要的,遇到災害時必須要冷靜應對,慌張通常會做出脫序行為然後就沒救了...想辦法生存,用事前準備的東西活下來,維持精神不要放棄。
2019-09-16 21:53 發佈
現代人,只要不會賺錢的事,都不會!

災害預防、家電保養、垃圾處理、回收分類......
其實我對 地震包 很有疑惑!
疑惑的點不在於 地震包 裡面的配備!

而是地震了 當然就是快點逃命了,還會去拿 地震包?

平常 地震包 一定是被大家收到櫃子裡,如果地震了,櫃子倒攤或是壓毀了!
那我是該馬上逃命還是去拿 地震包?
基本上防災知識只要時間一久
如本身少遇到或是沒空學習新知,觀念上就會變很差...
倒是現在有關耐重的地震包,在這裡都有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packchair-s-1000
的確是不高!!要發生遇到之後才會警惕
我自己是有買幾個packchair-s地震包作準備
然後分散不同地方放著..畢竟地震當時若來不及逃
至少還有食物和水能應急
我是很想看看簡易廁所長什麼樣子
而且竟然還是攜帶型的
搞不好很實用也說不定
沒有定期訓練
空有知識
也很難臨危不亂
就這三點而言~
傢俱的擺放算是一門學問,因為東西會越買越多,所以隨時都需要注意
至於災前準備算是最容易遺忘的,感謝版友用心的分析!
很少人在意防災知識,真的要多多宣導
FunkyFunky wrote:
這觀念...錯得離譜啊!對遇到地震該怎麼做也一無所知
回想起當年921,地震規模雖然大
不過會有那麼大的災害,主要也是因為防災觀念不足
再加上建材不耐震、沒有準備相關的地震用品才會那麼淒慘

大喔
人在彰化

921當時
不要說跑了
連站都站不起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