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歷史上最偉大天才的祖父 德智接近聖人 不得不佩服上天安排

張衡之祖父


張堪早孤,將其父親的財產數百萬給了姪子。張堪十六歲時,到長安學習,[2]研習梁丘易,由於張堪志向高遠、品行端正,京師的人們都稱他爲「聖童」。[4][5]

劉秀年輕時,見張堪志向品行,經常稱讚他。劉秀稱帝後,中郎將來歙舉薦張堪,張堪被任命為郎中,三次升遷任謁者。後來張堪奉命運輸質地細薄的絲織品,率領七千騎兵,隨大司馬吳漢討伐公孫述,路途中張堪被任命為蜀郡太守。[6]當時漢軍只剩七天糧食,暗中準備船隻打算撤軍,張堪知道後,跑去見吳漢,說明公孫述必敗,不應該撤軍,並獻上計策。吳漢採納張堪建議,故意顯得軍力薄弱藉此誘敵出擊,[7]公孫述果然出戰,結果公孫述戰死城下。成都被攻下後,張堪進入成都城,檢閱庫藏,收其珍寶,一一清點登記於冊,上報朝廷,沒有任何一件落入私囊。張堪安撫官吏百姓,蜀中大悅。[8]

漁陽太守任內
編輯
張堪在蜀郡兩年,後任騎都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張堪率領驃騎將軍杜茂帳下軍隊,大破匈奴於高柳縣,於是被任命為漁陽太守。張堪打擊犯罪、賞罰必信,官吏百姓都樂意為他效命。匈奴曾以萬餘騎兵進攻漁陽,張堪率數千騎兵奔襲,大破匈奴軍,漁陽郡界得以安寧。張堪在狐奴縣開稻田八千多頃,教導百姓耕種,百姓因此逐漸富裕。百姓們歌頌:「桑無附枝,兩岐長滿了麥穗,張君爲政,百姓樂不可支。」《樂府詩集》收錄其歌謠,名為《張君歌》,張堪在漁陽任內八年,匈奴不敢進犯。[9][10][11]

漢光武帝召見全國各郡掌簿籍並負責上計的官員,問他們郡內風土和前後郡守的政績。蜀郡計掾樊顯進言闡述張堪恩德,講述當年公孫述敗亡時,珍寶堆積如山足以讓人稱富十代,張堪辭去職務,卻只乘坐車轅折斷的破車,用布披蓋行李而已。漢光武帝聽聞後,嘆息許久,拜樊顯為魚復長,打算徵用張堪,恰逢張堪病逝,漢光武帝深感可惜,下詔褒獎張堪,賜帛百匹。[12]
2019-05-15 16:25 發佈

暗黑巨神殖装 wrote:
張衡之祖父張堪早孤...(恕刪)


張衡為人謙虛,意志堅定,淡泊名利

暗黑巨神殖装 wrote:
張衡為人謙虛,意志...(恕刪)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南)人[1],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日蝕及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張衡為備受尊崇的偉大科學家,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其地位也為現代天文學界所肯定。

暗黑巨神殖装 wrote:
張衡(78年-139...(恕刪)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暗黑巨神殖装 wrote:
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


以前唸過,好像有點印象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