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金錢該不該拿來投資基金、債券、甚至是股票嗎?

教會的金錢該不該拿來投資基金、債券、甚至是股票嗎?

發問:教會的金錢應該拿來投資基金、債券、甚至是股票嗎? @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痞客邦
http://mickey1124.pixnet.net/blog/post/269194864-%E7%99%BC%E5%95%8F%EF%BC%9A%E6%95%99%E6%9C%83%E7%9A%84%E9%87%91%E9%8C%A2%E6%87%89%E8%A9%B2%E6%8B%BF%E4%BE%86%E6%8A%95%E8%B3%87%E5%9F%BA%E9%87%91%E3%80%81%E5%82%B5%E5%88%B8%E3%80%81

一個網友常常以聖經中那領五千的、領二千的、領一千的做比喻,
說教會應該要好好善用上帝的錢財,
所以應該把這些錢拿去做投資,
成為金雞母,
以後教會事工的推展就不用怕沒資金了。


但反對者則認為,
信徒奉獻金錢是為了事工的需要,
不是為了要讓教會拿去做投資理財,
教會若要從事任何事工,
金錢應該不是列為第一考量,
因為若此項事工是由上帝所應許的,
則上帝會感動一些人來奉獻足夠的金錢。


到底教會應不應該要將信徒奉獻的金錢拿去做投資理財呢?

基本上,我們很難說一定可以或一定不可以,因為,聖經似乎沒有直接的教導。


但是,我個人倒是有一些心得分享。
不是真理,僅供大家參考,或許可以給大家一些亮光。


1. 教會可以有剩錢嗎?
信徒奉獻給教會的錢,當然是要作為聖工用途。
這裡面,包括聖工人員薪水、教會事工、教堂修繕、、、、。
不過,通常還是會有剩。
那麼,剩下來的錢,如何處理呢?


有些人主張『歸零』,要求將剩下的錢全部奉獻出去,不管是濟貧還是幫助其他弱小教會都可以,就是不該剩錢下來。


這種觀念,是很好啦!
假使該間教會會眾認同這樣的行為,那絕對是件美事。
但問題是,通常我們沒這麼神聖,信心也沒這麼大。
別的不說,假使錢都用光光,萬一教會有緊急需要時,要如何因應?
比方說:颱風把教會屋頂吹壞了,緊急修繕費要從哪裡來?
未必凡事都能靠事後奉獻而來,因為有時真的會緩不濟急。
颱風會把教堂屋頂吹壞,也可能會讓信徒家裡遭受嚴重損害。
美國的卡翠那風災、台灣好幾次大風災,很多人家庭都很可憐的,未必有能力奉獻給教會進行修繕。
更重要的是,聖經似乎也沒強制教會就不能有剩錢的狀況。
因此,我不認為奉獻收入扣除支出之後,不能有剩錢的情形。




2. 先定事工再來奉獻,還是可用已有的奉獻來支持事工?
凡事都先訂出事工項目,再來徵求奉獻,這當然是好事一樁。
但是,我們捫心自問,大家真的這麼有信心嗎?
再想想我前面講的緊急狀況的例子吧。
假使我們把原有的奉獻拿出來支持事工,難道就不可以嗎?
事實上,多數教會實務上,應該都是二種辦法同時存在。
其實,這樣的作法也沒甚麼不對,不需非得年年歸零、凡事靠事後奉獻不可。




3. 剩錢的管理,該積極還是消極?
當教會扣除支出之後還有剩餘時,這些錢的管理,該積極還是消極管理?
這也沒有一定。
消極的管理,當然就是找安全的標的,像放銀行定存之類;
積極的管理,就是進行較高風險的投資,像股票、基金、、、。
哪種比較合適?
很難講。


但是,我有兩個很重要的觀念,認為是大家應該有的:
1. 這是上帝的錢。任何管理者,有一天都要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審判。
我相信,很多管錢的人、建議的人,如果將這觀念時時謹記在心,或許,很多積極的操作行為會自動減少。
2. 假使發生投資失利,全教會是否願意接受?
越高收益,通常會伴隨越高風險。
雖然不是絕對,但多少是這樣的原則。
當教會要將錢進行股票或基金操作時,全教會會眾是否願意一起承擔這風險?
別忘了,損失有時會很慘重喔,而且這可是上帝的錢,虧損了,以後要如何去見上帝?


其實,五千、二千、一千的原則,是不是能用在教會的錢上面,恐怕還要多加考慮。
別的不說:
你怎知你就是那五千的?
聖經裡那五千的可是真的賺進五千回來,但你去投資股票,基金,能保證獲利回來嗎?


我要提醒一個很嚴肅的事實:
任何鼓吹積極投資者,都必需先回答萬一虧損時要如何處理與因應的問題。
假使有人在教會中積極鼓吹投資,但卻『保證』絕對獲利、『保證』絕不會發生虧損,
我也可以在這裡告訴大家,這樣的人的保證,我『保證』絕對不可以相信。


這次世界股市大崩盤,有多少人發生嚴重虧損,甚至破產。
當我們把教會的錢,也就是上帝的錢拿去進行股票或基金投資時,萬一發生這樣的崩盤虧損,請問教會要如何處置?




4.教會賺錢來支持事工?
這種理由,看來很好,但恐怕大有問題。
問題出在哪裡?


教會是為什麼而存在的?


教會是賺錢用的?
多多賺取金錢,是教會應盡的本分、該花的心力?


假使我們只是在銀行定存裡,找一些利率較高的去存,這倒沒甚麼,技術也不難,也不花甚麼心力時間。
但假使教會要去投資股市、基金,說真的,這沒有幾分工夫、投下不少心力,恐怕還不容易。


誰要去負責投資事宜?
牧師嗎?
所以,努力為教會賺錢,是牧師應盡的本分?


長執嗎?有理財恩賜的會友嗎?
我前面提過了,風險誰要負責?
這裡還不講管理金錢投資時可能會發生的金錢糾紛與弊端呢!
別忘了,多少人信任銀行『理專』的建議,結果傾家蕩產的?
教會外會有這種事,教會內就不會有這種事?
你聽信建議而投資失利,理專會賠你錢嗎?
教會聽信建議而投資失利,建議者會賠教會錢嗎?


我再提出一個更勁爆的思考:
教會要不要乾脆請一個專業經理人來操作奉獻投資事宜呢?
多為教會賺大錢,讓教會多些錢做聖工,不是很好嗎?


要不要我做更進一步的建議?
乾脆集中好幾間教會的奉獻,一起請投資顧問公司來為教會賺錢好了,
反正他們專業比教會好多了,而且團結力量大,好幾間教會集合的奉獻金額高多了,風險可以有更有效控管、利潤可以更有效預期。


可以嗎?


要不教會乾脆定期撥錢出來買樂透彩好了。
禱告上帝,求上帝祝福我們中大獎,以便進行更多聖工。


我們做聖工的態度是甚麼?
我們對教會的錢的態度是甚麼?


賺更多的錢,可以進行更多的事工,真的嗎?
會不會不知不覺中成為瑪門的奴隸?屆時連什麼叫聖工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別忘了,『複利』才是威力最驚人的投資獲利方式。
不提領任何利息,不斷進行複利賺錢,二十年後,保證超級驚人的獲利(假使操作很成功的話)。
所以,何必現今就做事工呢?
多賺些錢,等以後更多錢時,我們可以做更大、更多的聖工,不是嗎?
所以,何時才是把獲利拿來做聖工的時候?


我是不是也可以反過來說,假使信徒很有理財的恩賜,
那他乾脆把奉獻都存起來,自己理財賺錢,透過複利的方式,二十年後才拿來獻給教會,這樣會獻得更多喔!
問題是,可以這樣嗎?
這樣對嗎?
假使信徒這樣做,搞不好教會下個月牧師就連薪水都沒了、一切聖工都停擺了,因為那些錢都還在『賺錢ing』中呢!
是現在進行式,等以後才會變成完成式喔!
不過,以人類的軟弱,我也可以保證:
屆時,也不會有完成式的啦!
因為,根據複利曲線,二十年後最好也不要拿出來,繼續複利,這樣會為上帝的奉獻賺取更多錢呢!


其實,教會要賺大錢?
還不如請上帝祝福會友們,讓會友們賺大錢來獻給教會。
我想,這樣的風險、危險、誘惑、責任,都會簡單又清楚、方便又易行。


或許,很多事情,還是讓它回到一些很簡單又基本的原則來吧?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6:24)


長老執事的選任條件,好像沒有一條是很會理財的喔?


『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
教會就是上帝的家,重點是『真理的柱石與根基』,好像比較不是『賺錢的工場』喔?
對於賺錢,聖經沒講太多;
但對於各種真理,聖經倒是講很多。
還是讓教會回歸它該有的信仰的中心的任務,而不需投注太多心力在賺錢的事情上吧?

支持者似乎沒想到風險發生時的問題,而只注意到獲利時的好處。
可是別忘了,假使教會打算賺錢來進行事工,那虧損時,很多事工恐怕也會大受影響,這恐怕是很多人沒想到的。


反對者說的是很有道理,也可能很有信心。
不過,信心很大的會友恐怕沒那麼多,未必每件事工都能透過事後奉獻獲得。
別的不說,多少教會機構在這幾年內,因為經濟不景氣,結果奉獻收入大減。
這可能也沒辦法用『若上帝應許,上帝自會差人來奉獻』來完整解釋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些奉獻收入不足的機構,都是因為不夠清楚上帝旨意、所以上帝當然沒有義務要為他們預備。
我相信,確實有不少真是這樣,但是,未必全部都是。
還有,有些信仰偉人他們確實就是這樣進行事工的,完全仰望主。
但別忘了,聖經可沒強制人人都要像他們那樣做不可。

不應該拿去投資,不管賺了還是陪了,總帶了些投機或運氣的成分,那不是一種倚靠神的心態。

我不用直接倚靠神的供應,我可以自己去賺,神啊!祢只管祝福我就好了。

或者賠了,神啊!我這樣做是為了作聖工要用的,祢為什麼不祝福我?

把神百姓奉獻到神家的,拿去股市、期貨,或其他投機生意,總有些不倫不類。

我不認為教會把奉獻拿去投資是個好主意....
這種方式很容易走錯路
人都是軟弱的 尤其牽涉到金錢的部分
到底把教會的奉獻拿去投資 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真的是為了聖工 為了多一點錢拿去做神的工作?
還是只是為了賺錢而賺錢?
這種方法背後的誘惑試探太大


我覺得是必要性與否的問題,如果回歸到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一切的奉獻來源仍就是 上帝所恩賜,那麼去投資的必要性在何處?

管理神所賜與的錢財的本意是金錢上增加數目?

若今日是 神的工,是沒有什麼可攔阻的,更何況是金錢上的缺乏問題
而教會並非個人,誰成去承擔這樣的風險?而且難道要禱告問神哪一支基金可靠??這樣跟擲笅差不多吧...


我是不贊成再拿出來投資...

基督徒既然已經將金錢奉獻,就屬於教會。從人的組織來看,管錢的為了增加資產,無論是否有風險,或許可以運用資金投資;但是這些金錢更是屬於上帝的,應該是管理它,而非將它從中"拿出來"投資!

我覺得這個比喻用在善用上帝的恩賜比較適當。就奉獻而言,意思是說:如果我今天運用自己的錢財投資理財(不包含投機的方式),再將所得的奉獻給上帝,這是不是比較合乎奉獻的意義呢?


首先:我對於大家常常舉五千兩、兩千兩、一千兩的故事來說應該是要賺錢。但耶穌的比喻是指善用(盡心)恩賜,還是指賺錢?我想如果你認為大答案是「賺錢」或是用另一個語詞「理財」,那我覺得耶穌可能是超級積極投資客,因為他的獲利標準是百分之百。所以你覺得耶穌在比喻什麼?(比喻是不能過度類比的)
第二:有人認為教會多少或有一些結餘,或是經常費總是需要放在銀行,那也會生利息,不如去投資,只要投資那種穩健型的,不就可以了!當然很多朋友已經提出很多好的看法。在此,我有另一個看法就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許多股票、基金背後都隱藏著「資本式」的不公義。就像去年開始玉米小麥麵粉都大漲好幾倍,當然不是因為需要增求,是因為投資者炒作,這根黃金和原油需求一樣,就算真的有需求,也沒那麼誇張。問題是,原油黃金可能還好,但是當玉米小麥麵粉都漲好幾倍的時候,我們是否知道原本一天賺一到兩元美金的這些窮苦人民(全球超過15億人)他們再也買不起這些「基本糧食」。對我們而言,我們只是投資買「農業基金」但是我們知道背後卻害死這些人嗎?所以還投資,請看看耶穌怎樣對待那些窮苦的人們!


「教會的金錢應該拿來投資基金、債券、甚至是股票嗎?」這部份,我們和大家一樣看法,沒異議。

    
我們很同意,對於不能以犯罪或不義的手法去賺取金錢,這個原則無論是個人或教會都應該是放諸皆準。

2019-04-20 13:0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