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0日電)中研院今晚與全球其他5地點舉行同步記者會,公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成功拍到人類史上首次的超大質量黑洞影像,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這也是本世紀天文跟物理學界重大的發現之一。
中研院指出,「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2017年正式成立,是由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簡稱SMA)、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簡稱ALMA)、格陵蘭望遠鏡等多個無線電波望遠鏡組成的全球網路,旨在擷取第一張黑洞剪影的圖像。
中研院從去年起以格陵蘭望遠鏡加入這項研究計畫,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執行負責人陳明堂曾表示,格陵蘭望遠鏡是由中研院天文所團隊主導改裝望遠鏡以適應酷寒環境,並與哈佛大學「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將望遠鏡搬遷到格陵蘭完成架設。
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周美吟日前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曾表示,雖然知道宇宙中有黑洞的存在,不過都尚未有人可以拍下黑洞的剪影。
周美吟希望透過格陵蘭望遠鏡拍下黑洞的剪影後,就可讓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黑洞是不是有在旋轉、黑洞周圍物質吸積的機制、吸積盤的形成、噴流的形成與加速機制、及黑洞的質量與自旋速度等物理特性。(編輯:吳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呃~果然外行人是看不出來重大發現在哪裡
這圖像我覺得像烏龜,有點糊
宅爸先簽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