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每當pm2.5濃度提高,看到一些新聞播報,就會出現大量地宣導,要民眾『戴口罩、待在室內』以防空氣污染危害。
一般沒有深入了解的民眾,聽到這樣的訊息,就會『誤以為』pm2.5雖然『危害身體健康』,但是是可以透過『戴口罩、待在室內』簡單的做法,就可以預防或減輕危害。殊不知『魔鬼藏在細節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將會成為一大遺憾與悲劇!
事實上,真實的情況與一般民眾的認知,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這個差距,如果再不解釋,就會成為城市謠言,如同酸性/鹼性體質的謠言一般,深入民心而難以反正。
首先,市售口罩大多都『幾乎無效』。一般棉質口罩,阻擋效果接近0~5%效果。活性碳或者外科手術口罩也不理想,大約只能阻擋20~40%。雖然N95效果好,但是卻少有人能長期佩戴,主因是呼吸阻力過大。
所以真正落在『明顯阻擋效果、接受長期佩戴、符合經濟效益』的口罩,選擇就不多了。
我並非口罩業者,只是升斗小民。不過自己為了健康問題,購買了『空氣盒子』在去年做了簡單測試。目前只發現一款適合,至於是哪一款...。為了不想被落入業配文嫌疑,有興趣私下問吧,或者自行google吧。
口罩要達到D1以上等級,才能有明顯效果,D2等級呼吸就會不容易,D3等級...應該是不需要。我自己買D1等級,也是衡量綜合因素的決定。
另外,在室內能夠有效阻擋pm2.5?我自己透過機器實測,只有不到5%的效果。舉例來說,如果戶外環境濃度達到50μg/m^3,在一般室內關閉門窗的情況下,濃度依然可達48~50。簡單來說,這麼做幾乎是無效。
所以不正確的宣導,簡直是禍國殃民。政府防治單位,有是否在玩『愚民』政策,故意『大事化小』、『避重就輕』的嫌疑?
不過,如果搭配適當的空氣清淨機,是可以降低到安全範圍。像我自己在客廳擺一台,每天大概開18小時,睡覺時在房間開啟另外一台。就算戶外濃度40~100,基本上大部分時候,我機器實測室內濃度,只約落在5~20之間。
說實話,我也不是專家等級,所以內容可能不是100%正確。所以此篇只是希望拋磚引玉,希望真正的達人專家高手,能夠願意分享提供更好的方法。
不過當我看到一般人,幾乎處於『被誤導而不自知』,我心裡就很難受。所以有機會我就宣導周遭認識的人,希望大家能夠避開空氣污染。
--------------------
你好,其實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有濾網的,一種是沒有濾網的。
依照兩種的了解,沒有濾網的表面上雖然可以省下濾網的費用,但是實際上,它使用起來有許多的問題,所以我還是會建議傳統的比較好,也就是採取有濾網的方式。
那麼有濾網的空氣清淨機價位,大約在3000到10000塊以內,其實都很適合,但是最主要的你要注意到,必須是有PM 2.5的濾網。
其他的什麼活性碳啊,其他的什麼紫外線啊,那些都只是其次而已。我覺得那都只是廠商的噱頭最,重要的還是必須要有PM 2.5的濾網。
那麼現在的技術來說,每一台幾乎都可以達到99.7%的過濾,所以基本上都會相當有效果。
而另外的話,你要考慮的是你所使用的空間,空間越大則機器就越大型,目前機器上面都會標註所適合使用的坪數,你就按照你所需要的去購買就可以囉。我沒有特別的喜好的廠商,不過像我買的是honeywell另外一台是3M,所以你參考看看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