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天使和魔鬼哪種比較多?
可能一樣多! 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同時住著天使和魔鬼!
但如果根據孟子所說: 人性本善 ( 天使比較多)
而如果是根據荀子: 人性本惡 ( 惡魔比較多)
善與惡是共存且流動的
所以這所謂天使與魔鬼也是共存且流動的
對我們有意義的範圍也是同時受兩者影響的
既然都影響得到
那去分誰多誰少,也沒什麼意義
就像白天跟黑夜誰比較長?
答案會隨著某些條件(例如季節)而共存且流動
並不需要去定義,只要隨著白天跟黑夜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夠了
特地去定義,結果會沒有意義
因此天使與魔鬼也同樣
既然共存且流動,那不如循著真理去面對每一刻天使與魔鬼來到的時刻
孟子主張「性善」,荀子則主張「性惡」。孟子認為人性中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諸善端,故可擴充為「仁義禮智」諸善德,荀子則認為人性中有「好利」、「疾惡」、「好聲色」諸惡端,而「爭奪」、「殘賊」、「淫亂」諸惡皆由之生。二人主張恰是相反。不過,二子之主張雖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欲人向善。錢大昕說:「孟子性善,欲人之盡性而樂於善;荀子言性惡,欲人之化性而勉於善,立言雖殊。其教人以善則一也。」
其實,孟子所謂「性」,僅指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之「性」;荀子所謂「性」則兼包人與禽獸同具之「性」,一主「性善」,一主「性惡」.實因他們所謂「性」的內涵外包不同之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