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香港也曾是適合安居樂業的地方,
光是沒有戰爭衝突,國家不用養軍隊,
人民不用當兵,社會經濟安定,又有已開發國家等級的所得與現代化
(四小龍香港最早發達,比台港星早),外加那時實業也有,
房價也還是受薪階級買得起(當年一個工作穩定的受薪階級要買沙田,
將軍澳這些地方隨便都能買個1000呎以上)如今呢? 實業愈來愈少,
中小企業一家家被滅,房價卻是一路破頂,十幾年來房價漲幅少則4-5倍,
有的地方甚至來到8倍以上,現在一個受薪階級連個遠離市中心30幾公里
的元朗屯門都買不起了(一坪180萬怎買?)
港島九龍隨便一個新案子都是一坪350萬以上,光看就令人昏倒,
重點不是買不起而已,連租都租不起了(香港的平均所得60000-70000,
只有金融地產有高薪的工作,但要跟全世界人才搶位子,
物價是台灣的1.6倍,換言之在香港領60000,生活壓力跟在台灣領36000是一樣的)
台灣的房價所得比也是逐年升高,而且房價漲幅永遠跑贏經濟成長率與薪資成長率,
換言之買房難度愈來愈高也是趨勢,偏偏現在經濟成長下
有錢人多餘的錢都是投入房市,內外資也大量湧入房地產套現,
真不知現在的香港會不會變成未來台灣甚至其他國家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