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校有一節課是上中國的社會型態的課 chinese society,這一次要做一個功課是要去問台灣人或是中國人有什麼食物是以前節日會吃得,但是現在比較不會吃或是改吃其他的食物。
visit a chinese restaurant and interview the owner or cook about chaning fashions in festive cuisine. what is the latest fad? what is no longer asked for?? what does your informant think is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中秋節以前人吃月餅現在還是吃月餅。 到底有什麼節日是有改變吃東西的習慣的呢。
我想破了頭也想不出來。。。。 哈哈
請大家幫幫我吧
波大妞 wrote:
七夕的巧果...(恕刪)
喔喔! 這個東西我倒還是第一次聽到, 長知識了, 感恩阿~
補充一下從股溝找到的關於巧果的資料: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作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桿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麵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轉載自:七夕習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