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廣設大學其實是必然的

台灣目前大專院校共有169所,基本上只要付得起學費大家都有大學讀,然而對此許多人認為大學氾濫,教改失敗

每當有學校要倒閉的消息時,總會有人說這是教改失敗的現象
但針對學校眾多或學生錄取難度低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當經濟上升使得大家開始有能力培養下一代讀大學時,自然會希望自己孩子能受高等教育,這是人性

而當需求出現時,必然就會出現供給,包含私立大專院校大量成立,公立學校數量上升等,縱使政府起初不想這麼做
但受制於壓力,開放將是遲早的事,譬如最知名的410教改大遊行

事實上不只台灣,我們看五大常任理事國和德日何嘗不是如此

譬如大陸大學錄取率已上升至75%左右,有些省甚至80%,而相較於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幾乎接收了後段厭學的學生

譬如俄羅斯幾乎人人都可以有大學讀,大學普及率極高,甚至公立可免學費,而私立大學同中國一樣,新興且以營利為目的,品質普遍不佳

再來日本,可以說台灣發生的事,日本皆發生過,一百多所公立大學被人譏笑"火車便當大學",而私立更是近600所
其中頂尖的可與頂尖公立並駕齊驅,但後段學店也幾乎被私立學校包辦,並且同樣面臨學校經營危機40%招不滿

法國人口就六千多萬,但大學院校卻約有3500所,比大陸3000所大學還多,其中根據查到的資料前十名都是公立學校,而規模小的學校已在進行整併

英國大學錄取率約75%左右,其中絕大多數是公立大學,僅有2所私立,其中白金漢大學排名到第21,表示其它前段皆是公立,另一所BPP大學屬營利性大學,未參與排名

德國大學錄取率也近100%,讀大學是權利,雖公立學校比私立多,但前十名皆公立大學,且多數人還是優先選擇讀公立學校

美國頂尖大學多是私立,但後段也是私立為主,相較於公立大學有政府支援,後段私立也面臨招生危機,所以在入學標準上也是上不來的,而且為了籌措資金,基本上只要付得出相對應的資金,便幾乎都有學校讀,就算是美國公立學校,也大多會保障當地學生的名額

當然各地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及教育制度各有不同,而畢業後學生優劣也不一定,但可以見到的事,當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大學錄取難度也會隨之下降,尤其對後段生而言,私立學校幾乎包辦了後段大學,因為在市場供需的原則下,只要學生家長有需求,就一定會有供給,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供需模型,是有一定發展的國家都會面臨的,而至於有學校招生困難,甚至倒閉,也無需視做教改問題,這只是純粹的市場淘汰機制而已,究竟在少子化下,供過於求本就是一個趨勢,就讓市場機制來決定教育市場也無不可

最後我們從中可以發現,除了美國之外,多數國家都是公立好於私立,縱使會有些頂端私立可排在該國前面,但後段學校卻幾乎是私立,美國也不例外,追根究地公立有著政府支援,有政府管制數量與品質,同時時代較久遠累積較好名聲,而後段私立則無該優勢,資金必須自己解決,所以只好降低錄取標準和教學品質,來維持營運,這就是多數國家私立占據後段多數,且除美國以外國家公立大多好於私立的原因
2018-06-11 11: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廣設大學

hmzanny wrote:
台灣目前大專院校共...(恕刪)


靠錢進去的當然就是讓人覺得銅臭味重了, 也許師資什麼的未必比公立的差但學生素質就參差不齊了...lol
hmzanny wrote:
台灣目前大專院校共...(恕刪)


必然,卻沒有必要,
所以畢業即失業是各國普遍的問題,
連美國人也不例外,
甚至還有更棘手的學貸問題。
火車便當大學?!很傳神的比喻,可是每個孩子都要讀大學,誰也不想放棄。
新加坡經濟很好吧?但沒有廣設大學

愛學那些“歐美模式“ 卻忽略原本台灣模式

god52101314 wrote:
新加坡經濟很好吧?...(恕刪)


不過90年代相比,2000年代後普通大學數量從原本三所提升到六所,除了普大外,還可以讀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還有藝術學院,共14所公立高等院校
如果公立都考不上,還有100多所私立學院,其中可以讀與國外大學合作的學位學程,或者直接就是自己學校的文憑

所以在新加坡要讀公立雖然很難,但透過私立來得到高等學歷文憑還是簡單的
台灣廣設大學其實也只是從沒野雞大學到很多野雞大學而已。

從結果來看廣設大學是個失敗的政策,一張沒用的後段班大學文憑換得50萬學貸....不值得。

riklin wrote:
台灣廣設大學其實也...(恕刪)

沒辦法,誰叫後段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喜歡讀,有需求就有供應
像新加坡國立高等院校才14所,很難考,所以才有100多所私立學院提供文憑給考不上的學生
教育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就跟游泳池一樣,水放滿了100個人跟1000個人成本沒差多少但卻賺到飽

現在開明一點的父母大概也了解到後段班大學不去讀才是對小孩好。
hmzanny wrote:
台灣目前大專院校共有...(恕刪)

人人有大學唸是應該的,教育能陶冶人性,全民智商跟視野都能提升,想法能更好。哪怕畢業還是要去打家劫舍,都是個人想法,一定要給個機會把師傅領進門,至於修行就是在個人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