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市長柯P有提出文湖線列車更換的問題,因為新聞有播只要更換發動機跟相關零件等問題,10年後再談,但是文湖線車箱過小,
車箱間不相通,這是一直存在的問題,這使我想起2016去日本乘坐的ゆりかもめ(YURIKAMOMA)百合海鷗號,乘坐的感覺有像文湖線
但沒有文湖線的狹窄感覺,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了2者有很高的相似之處.首先是百合海鷗號車寬是2550mm,文湖線寬
是2560 mm,輪胎一樣是膠輪系統,ゆりかもめ(YURIKAMOMA)百荷海鷗號開始營業的時間1995年,文湖線最早未通內湖時的開始營業的時間1996年.文湖線有一個急過彎從復興北路要轉入松山機場地下隧道時,同樣的ゆりかもめ(YURIKAMOMA)百荷海鷗號也有一個同樣的急過彎.
文湖線與ゆりかもめ(YURIKAMOMA)百合海鷗號不同之處是百合海鷗號是有人駕駛,文湖線是自動系統,文湖線車廂沒有相通,百合海鷗號是有相通,文湖線單節車廂的長與高比百合海鷗號來的大,百合海鷗號在營運了近20年後換了新型車両7300系,文湖線要換
新車箱可以說是遙遙無期,機電系統不同,以下是百合海鷗號新型車両7300系及相關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EVMZ_Hxc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Q9BWeDeAw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4%BA%AC%E8%87%A8%E6%B5%B7%E6%96%B0%E4%BA%A4%E9%80%9A%E8%87%A8%E6%B5%B7%E7%B7%9A
我也是之前一直在內湖上班的科技人,本人之前在內湖上班時,轉捷運轉到文湖線時,因為是上班時間,人潮相當多,已經轉了很多次
捷運了,所以有時候就很懶的再選車廂了,比如說這一週就選第一車箱的第一個門排隊,但這就發生問題了,這一週有一個年輕女孩也是
跟我選一樣的位置排隊,她到這週的比如第四天,發現我與她都是排一樣的第一個車廂的第一個門,她就害怕了,我也發現她也與我一樣
連續排第一車箱第一個門好幾天,我是沒關係啦,(我是有年紀的大叔),我與她不小心四目相對時,她的眼神好像告訴我,我是跟蹤狂似
的,後來我就沒有固定選哪一個車廂乘坐.免引起誤會.
希望主政者可以為了未來可以先準備洽談,日本的電車技術是世界領先的,我們台灣相關單位作業速度來看,已經可以開始文湖線的車箱換新,更換6節車廂等細節,先向日本討教,希望10年後可以更換現在的車箱,不要那麼小的車箱,可以更換成像日本東京的百合海鷗號車箱.
希望台北一直進步.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