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疑惑?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請見諒










2017-11-09 5:13 發佈
玉書0732 wrote:
有關於修行人之疑惑?

先聲明在下沒有冒犯之意,只是就己身經歷提出疑惑

個人從皈依至今已數各年頭,接觸過一些修行人

覺得有些修行人身懷傲氣我慢

是不是因為修煉時間較長久,能力武功高強或者比較瞭解此區塊領域,因而不知不覺心高氣傲?

身為後學的我長期觀察,這似乎是修行人易產生的詬病,對吧?

而且並沒有隨著長期時間的修行,處事身段愈來愈柔軟圓融,反而愈來愈僵化死板,怎會這樣?



而當今網路資訊發達,許多修行人都會透過文字傳播渲染修行道理

可是我發現文字語句通常都寫的很漂亮,實際作為卻是與文字有很大的落差

還總是習於把目光焦點向他人身上掃描,掃出有無缺點陋習,並拿來作文章指摘

實在是很不良的風氣

是不是因為老修們,所修學的時間較長,自認缺點比他人少,因而有權利這麼對待他人?



覺得有的修行人的作風,讓我經過領教,實在敬謝不敏,但當事人卻都毫無覺知

或見人犯過,猶秋毫夜明如月
己過大如山時,恰似邪王遮眼

但是也可以反過來︰

看到別人犯過失時.知道就是演給我看的 -- 我會不會要再犯呢
想到自己將犯過時.知道就是可以先預防 -- 我不會再想犯了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玉書0732 wrote:
先聲明在下沒有冒犯...(恕刪)


"人" 的問題

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就覺得有時候明明不是我的問題,怎反而被指摘與傲慢對待

導致觀念想法錯亂混淆,鑽牛角尖,百思不得其解

要遇見合適的入門道場與帶領自己修學的人,相當難...
文章直接寫白話點
會比較容易表達自己的意思
這個問題是:您對修行人有太高期望
修行人也人,並不會因為掛個修行人這個名詞就有多好
看看台灣佛教四大山頭就可以,公然集財數千億以上
然就可發現,所謂出家人所講的"空",就很有意思

孔子數千年前就知道了
所以在論語中就說了:聽其言,觀其行
重點在於"行",而不是言

有沒有好的修行人,當然有,要自己去觀查就對了

玉書0732 wrote:
先聲明在下沒有冒犯...(恕刪)


施主的我執太重
修行人的德行都可以變成你的比較
不受教啊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玉書0732 wrote:
先聲明在下沒有冒犯...(恕刪)


覺得有的修行人的作風,讓我經過領教,實在敬謝不敏,但當事人卻都毫無覺知




你覺得 你會慢慢的變成這樣?
玉書0732 wrote:
就覺得有時候明明不是我的問題,怎反而被指摘與傲慢對待
導致觀念想法錯亂混淆,鑽牛角尖,百思不得其解
要遇見合適的入門道場與帶領自己修學的人,相當難...



這種事每個人都遇到一大堆啦,沒人永遠處處逢源的。

被指責,就客觀檢視一下,自己的不好,摸摸鼻子改過。

別人的造謠,就剛好練習一下六度波羅蜜的忍辱。

遇境才真的是讓我們了解自己修行功力的時候。

期待周遭人行為舉止要順自己心,期待師父要合自己的意。

每個人只能做他自己,而不是做你想要的樣子。

這種不合理的期待本身,就是你痛苦的肇因。

讓別人自由,你自己也就自由了。


突然想到一本書:一念之轉




玉書0732 wrote:
先聲明在下沒有冒犯之意,只是就己身經歷提出疑惑

個人從皈依至今已數各年頭,接觸過一些修行人

覺得有些修行人身懷傲氣我慢

是不是因為修煉時間較長久,能力武功高強或者比較瞭解此區塊領域,因而不知不覺心高氣傲?

身為後學的我長期觀察,這似乎是修行人易產生的詬病,對吧?

而且並沒有隨著長期時間的修行,處事身段愈來愈柔軟圓融,反而愈來愈僵化死板,怎會這樣?



而當今網路資訊發達,許多修行人都會透過文字傳播渲染修行道理

可是我發現文字語句通常都寫的很漂亮,實際作為卻是與文字有很大的落差

還總是習於把目光焦點向他人身上掃描,掃出有無缺點陋習,並拿來作文章指摘

實在是很不良的風氣汗

是不是因為老修們,所修學的時間較長,自認缺點比他人少,因而有權利這麼對待他人?



覺得有的修行人的作風,讓我經過領教,實在敬謝不敏,但當事人卻都毫無覺知...(恕刪)


在角逐癈文冠軍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