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除了高三有分文理組外,一般沒在分科系,而且學測考試文理組題目都是一樣的
結果好像普通高中生的專長就主要為通讀各科理論跟寫考卷,沒有專精的一技之長,高中畢業也沒什麼工作專長
那為什麼對於志向明確的學生,不高中就分科系讀書,訓練工作專業能力呢?
而且為什麼普遍都覺得不分系的普通高中生就是會讀書有前途的優質好孩子呢?
走普通高中-普通大學(可能選校不選系)的路線為什麼總被視為優越感的模式呢?
很多腦袋死板的學生只要死念活K都能上第一志願
國中又學得太淺,你要那群腦袋像磚塊的小孩知道自己的志向也太可笑
不是很多人小學都說自己要當什麼太空人、總統之類的嗎?
高中開始則比較有鑑別度,很多資質較差苦讀的人被從頂尖端刷下來
這也是為何建北有超過60%的人在三年後沒辦法維持原基測PR99的實力之一
(我學測取樣PR98=基測PR99,因為幾乎沒有多少高職生基測時PR99)
其實我認為大學也太早,應該再進行4年深度教育
但你有考慮過成本嗎?
企業急著用人,誰管你人生過怎樣
----------------
我覺得現階段高職端的教育挺可悲的
高一就在摸大學用書,腦袋死得要命又沒有厚實的基礎知識
我有些明星高職的朋友在學校被當一堆,結果統測考超高
說是歷屆刷一刷,題型背一背,這樣也給他上了台科
話說高職的課本寫得很爛,尤其是數學超瞎
傻眼貓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