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啟發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是出自於江洙的訓蒙幼學詩,在中國大陸稱神童詩。
主要目的是勉勵小朋友勤學,從訓蒙幼學詩的前幾句就不難看出。
而且又是以五言順口溜形式流傳於世,讓小朋友容易琅琅上口,
就算在小時候無法了解其中涵義,將來長大也能體會喔~

作者汪洙,字德溫,寧波人。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

他寫的《神童詩》,是一篇影響廣泛的啓蒙讀物。

汪洙出身於縣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九歲便能寫詩,有神童之稱。他的“神童”稱呼,始於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勤縣縣令帶領全縣舉人、秀才去孔廟參拜孔子聖像。在三跪九叩之後,縣令忽然發現大殿牆壁上,用木炭寫有這樣一首詩:

顔回夜夜觀星像,夫子朝朝雨打頭。

多少公卿從此出,何人肯把俸錢修。

下邊落款題有九齡童汪洙的名字。

縣令環視大殿,不光殿宇破敗不堪,孔子和顔回聖像也都缺額少肩,實在有損尊嚴,自覺羞漸。但轉而一想,九歲孩童怎能寫出這樣詩來?怕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諷刺於我?想到這裏,便吩咐差役:“速去打聽,這汪洙是何等樣人,叫他前來見我。”

汪洙的父親叫汪元吉,就在縣裏當小吏。因家境清貧,汪洙就幫家裏牧鵝,利用晚上和牧鵝空隙讀書寫字。初春的一天,汪洙趕著一群白鵝到野外去放牧,他見孔廟前青草茂盛,便讓鵝吃草,自個兒在大樹下讀起書來。不料,忽地一陣寒風過後,大雨從天而降,便趕緊收起書本,把鵝趕進孔廟避雨。

汪洙一進廟門,只見殿底破敗,蛛網百結,聖像破碎,鳥糞遍地。心想,父親常說,朝廷裏的文官武將,僅是孔夫子的學生,如今他們一個個做官享福,可老夫子卻坐在這樣的破廟裏,誰也不肯拿點銀子出來修理一番。他越想越生氣,見殿角燒剩的木炭,便擡起在牆上題了這首詩,不料被縣令發現了。

縣令查問汪洙,汪元吉正好站在一旁,便趕緊跪下道:“這汪洙乃是卑職逆子,冒犯了大人,待我把他喚來,聽憑老爺教訓!”

汪元吉心急火燎的趕回家裏,一見汪洙便說:“你闖下大禍了!闖下大禍了!還不快跟我去見老爺!”

汪洙不解地問:“孩兒整天讀書、牧鵝,安分守己,從來不做不肖之事,禍事從何說起?”

“還說從何說起?你東塗西抹,還在孔廟裏題了一首什麽詩,今天被老爺發現,要我喚你去教訓哩。”

“這有啥禍事哩。孩兒寫的不都是實情嗎?我這就跟爹爹去見他。”

汪洙跟父親到了孔廟,見過縣令。縣令問:“這牆上的詩可是你寫的?”

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還請老爺指教?”

“你爲何要寫這樣的詩?”

汪洙說:“只要老爺看看這廟,還能不知寫這詩的用意嗎?”

縣令見他對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懷疑。便說:“這樣說來,這詩果是你寫的了,那可是神童了!”縣令見汪洙穿著短小的衣衫,便嘲笑道:“只是神童的衣衫好短喲,老爺我還沒見過穿這樣短衣衫的神童哩!”

汪洙聽出縣令還不相信詩是他寫的,眼珠一轉,智上心來,當著衆人之面,向縣令鞠了一躬,脫口吟道: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縣令一聽,果有才華,大喜道:“好詩,果是神童!將來定成大器! 有賞!有賞!

汪洙神童之名在寧波一帶流傳開了。宋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中進土,授 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訓詁》,曆官至現文殿大學士,提舉台州崇道觀,築室西山,召集諸儒講學,鄉人稱其室爲“崇儒館。”


看了這篇文章有啟發到你嗎?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你的領域裡封侯拜相,
也許會有短暫的不如意,
但是相信自己,你是可以的,
我就是這麼走出自己的路,你是OK的。
2017-10-07 10:48 發佈

成吉思汗JJ wrote:
「將相本無種,男兒...(恕刪)

為啥不分享台灣神童故事

我在等你寫很久了
「世界上有兩種無窮無盡: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類的愚蠢。......」/愛因斯坦
成吉思汗JJ wrote:
北宋年間

成吉思汗JJ wrote:
宋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中進土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開封,北宋於次年滅亡"
北宋末代神童!

南宋初抗金名將: 岳飛(1103年—1142年1月27日)
成吉思汗JJ wrote: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恕刪)

這篇文章居然無人欣賞,真是失敗。

成吉思汗JJ wrote:
這篇文章居然無人欣...(恕刪)


我相信不少人看得懂...

但在這個時節講這樣的事,已經沒有啥太大作用與意義了。

能夠欣賞並且努力做到的,大多已經離開這個地方了。
成吉思汗JJ wrote:
這篇文章居然無人欣賞,真是失敗。

1. 你寫的是中國的故事...
2. 你寫的是「將相本無種」,這對於自認出將入相的年輕人來說,太侮辱了。
3. 你寫的是「男兒當自強」,這對於喜好哭泣、哽咽、痛哭、下跪的新世代來說,要求太高了。
4. 文中寫的都是詩,不是白話文,年輕一輩的不見得願意看了...
5. 神童中進士,這很明顯的是菁英教育,不是台灣人所樂見的。
6. 神童中「進士」,那是要國家級大考的,更不是現在年輕一輩所能承受的。

所以無人欣賞,只是剛好而已。


平心而論...

心境並無高低上下善惡對錯之分。

有的人想要飛得更高、看得更遠,去探索宇宙。

有的人只顧自己的眼前。

不過有件事是絕對真實的,生命總是來來去去...

怎樣運用有限的時間,完全是自己的意念。

當有任何"干擾"(人世間的一切事物),人不再純淨。


明心見性。
可怕的正 wrote:
平心而論...

心...(恕刪)



我這篇變成探討人生哲理了,



我只知道 賴神問童,為何上課時間,還在外面混。
成吉思汗JJ wrote: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恕刪)

瘦虫弱精 wrote:
為啥不分享台灣神童故事

我在等你寫很久了 恕刪)


打老婆的那一個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