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性空緣起, 性空即萬物本性皆空, 緣起則說所有東西都是因緣而起, 但這兩個好像有點矛盾, 即然萬物皆空, 無自性, 何來因緣生滅? 很困擾...
性空就是凡事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 可問題是人間太多事了, 表示皆有因才升起果, 又打到性空論了!!
性空緣起是大乘始教,在判教中是通教的範圍,
只學原始佛教的小乘教是比較難以實踐,
單以緣起性空還在對待法,是空諦。
性空緣起是空出妙有,是假諦,
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是中諦。
三即一、一即三是圓諦。
大乘初學的有這樣的理解是正常的,
因為有不礙空必需以修行實踐才能徹見,非理解所知。
所以「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許」。
因為不小心會落入撥無因果的斷滅見,或是形成口頭禪。
謗法謗因果而不知。
cman4434 wrote:
不說不想又解不了惑, 雖有即空, 雖空即有, 但到底是空還是有?...(恕刪)
施主別在這裡繞圈子,繞不出來的!
要找個轉身處,就先把這些玩意兒丟掉。
管它啥勞子空還是有,不做分別,就沒有煩惱!
佛學久了會開智慧,智慧開了就會懂了!
但是建議遠離那些太過依人的名門山頭!
那些大師、導師、上人、活佛的傢伙,
著名著相、困心困身;自救不足,何以救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實念佛、老實念經!!!
釋迦牟尼佛的正法經典,汗牛充棟,一輩子都讀不完。
古代得道者的論典,滿坑滿谷,同樣處處寶山。
不在這裡修行,卻到各山頭玩讚嘆seafood之類的個人崇拜,
那是毀己慧命、愚不可及啊!
智慧在此分野,就看樓主的選擇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