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有學佛的大大可以解感一下嗎?

佛教說性空緣起, 性空即萬物本性皆空, 緣起則說所有東西都是因緣而起, 但這兩個好像有點矛盾, 即然萬物皆空, 無自性, 何來因緣生滅? 很困擾...

性空就是凡事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 可問題是人間太多事了, 表示皆有因才升起果, 又打到性空論了!!
2017-10-06 9: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大
cman4434 wrote:
佛教說性空緣起, ...(恕刪)


性空是空,緣起是有!
即空、即有;
非空、非有;
非非空、非非有;
這樣玩下去,八萬四千劫你仍在迷中啊!
不耽勝義有,怎淪畢竟空?
施主,你著相了!

該怎麼辦呢?
不應說空,也不應說有,
連不說都不說了,
何來空,何來有?
空有皆是假名,空有皆是假相。
假則假矣,以假相故,
所以不說空、不說有。
不要站在空來看有;
不要站在有來論空;
不要據空、不要佔有;
不要以有觀空、不要以空參有;
空有空的好,有有有的妙;
何必說空說有乎?

不過,話說回來,
施主能心生大疑,必然與佛有緣!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或許這是你大悟的起點啊!
所以,該要讚嘆一下!

buzzbee wrote:
性空是空,緣起是有...(恕刪)


不說不想又解不了惑, 雖有即空, 雖空即有, 但到底是空還是有?
緣起即是生滅,性空是本體是空非是緣起。
性空緣起是大乘始教,在判教中是通教的範圍,
只學原始佛教的小乘教是比較難以實踐,

單以緣起性空還在對待法,是空諦。
性空緣起是空出妙有,是假諦,
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是中諦。
三即一、一即三是圓諦。

大乘初學的有這樣的理解是正常的,
因為有不礙空必需以修行實踐才能徹見,非理解所知。
所以「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許」。
因為不小心會落入撥無因果的斷滅見,或是形成口頭禪。
謗法謗因果而不知。

cman4434 wrote:
不說不想又解不了惑...(恕刪)


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打你一巴掌,可以有..也可以空....如何解釋看個人...有(喜怒哀樂) 空(喜怒哀樂)..

cman4434 wrote:
不說不想又解不了惑, 雖有即空, 雖空即有, 但到底是空還是有?...(恕刪)


施主別在這裡繞圈子,繞不出來的!
要找個轉身處,就先把這些玩意兒丟掉。
管它啥勞子空還是有,不做分別,就沒有煩惱!
佛學久了會開智慧,智慧開了就會懂了!
但是建議遠離那些太過依人的名門山頭!
那些大師、導師、上人、活佛的傢伙,
著名著相、困心困身;自救不足,何以救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實念佛、老實念經!!!
釋迦牟尼佛的正法經典,汗牛充棟,一輩子都讀不完。
古代得道者的論典,滿坑滿谷,同樣處處寶山。
不在這裡修行,卻到各山頭玩讚嘆seafood之類的個人崇拜,
那是毀己慧命、愚不可及啊!
智慧在此分野,就看樓主的選擇了!

cman4434 wrote:
佛教說性空緣起, ...(恕刪)


不矛盾阿

它的意思是說

所有的物質 分子都是原本不動的

因為緣起 才重新排列組合 產生很多事

然後緣滅後 又各自回到自己的本位

所以因緣而起 緣滅而空

本性本質為恆零 空
buzzbee wrote:
施主別在這裡繞圈子...(恕刪)


空有雖有各流派說法, 但可否如是看待: 萬物皆因緣而起, 緣出於人的慾望(三界的概念), 時間拉長, 無物可長存, 故名空, 然而空的本性非婆娑世界的凡人可感受, 故空之本性無疑, 「萬物皆因緣起, 然本性為空」!!

但如此一想, 神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境界高於六祖呀!! 也不能說境界高, 而是說能為凡人所接受!!

cman4434 wrote:
空有雖有各流派說法...(恕刪)


莫以有亂空,莫以空亂有!
空有之疑,可有正解?
有的!答案在施主這邊,切莫從他覓!
心迷則路迷,心開則路明。
今施主雖迷,卻有離迷之機,十分難得!
稍安勿燥,慢慢來吧!
想不通,有矛盾,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分開來看,
想:是一個動作;
不通:是一個狀態;
矛和盾:是一直實際存在的物品。
並不是想玩什麼文字遊戲,
只是說明:"想"本身就是一個"有趣"動作。如果真"想不通",先不必急著解惑,就先不去想囉!
選舉

今天跟著師傅念白吃佛說彌陀寶懺經 裡面重覆好多次 南無xxx佛 厲害的是xx都沒重覆 而且我估計啦 出現最多的是 "明" 第二多的是 "德" 念這不知要幹麻 念2個小時就收我們3600元 唉

2025-01-13 15:17
  • 10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