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貓的臉書上、LINE上都一堆在討論文言文不可廢
真的很悶吔
古文很有趣,文字的運用簡約
但可惜的是現在古文的教學很枯燥
無非就是背書、默寫
想當年國中時學校教務處都會指定課文要背起來
然後在朝會時隨機抽學生上台背書
在那種高壓的教育年代
但其實古文的學習並不需要這麼的可怕
看看韓愈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 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看看古人教國文都對學生這麼巴結了
教學生都要講那麼的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去學
為何現在的老師教國文筟要用默寫這種枯燥的方式
像阿貓現在讀莊子,就會很佩服莊子的智慧
幾個字就能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
連去借個錢都這麼有故事
嘴砲功力真是強大
所以老師們也該想想古文要怎麼教了
但把不學古文,歪解成去中國化,太誇張。
Mr ciprino wrote:
最近阿貓的臉書上、LINE上都一堆在討論文言文不可廢
真的很悶吔
古文很有趣,文字的運用簡約
但可惜的是現在古文的教學很枯燥
無非就是背書、默寫
想當年國中時學校教務處都會指定課文要背起來
然後在朝會時隨機抽學生上台背書
在那種高壓的教育年代
但其實古文的學習並不需要這麼的可怕
看看韓愈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 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看看古人教國文都對學生這麼巴結了
教學生都要講那麼的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去學
為何現在的老師教國文筟要用默寫這種枯燥的方式
像阿貓現在讀莊子,就會很佩服莊子的智慧
幾個字就能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
連去借個錢都這麼有故事
嘴砲功力真是強大
所以老師們也該想想古文要怎麼教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