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沒錯的話,
這次世大運,到賽前一週還很冷淡,
大家關注度有限,甚至有人質疑,海外宣傳效果不彰(新聞標題:世大運宣傳砸1.3億海外票房僅1138張),
但,為什麼一個幾近乏人問津的賽事,
到後頭逆轉勝?
票房超額賣、周邊商品上架被秒殺,
也因為有觀眾的關注,才會發現網球場沒屋頂、座位數有限~
那麼大的反差,我一直在思考,
肯定有它影響的關鍵點,才有這樣的效果吧?
可能因素,我也說不準,
所以想說來跟大家聊聊,分享看法,
我個人是有在質疑,
反年改的開幕鬧場,是否成為世大運成功的致命關鍵點?
估且不討論他們的動機,但他們的行為,
確實讓大家有了情緒上的反應,甚至有失台灣顏面,
所以,喚起人民對世大運的立挺,以挽回台灣顏面?
這個可能性高嗎?
---
第二個分析點,
中華隊不斷奪金,得牌數位居前三名,帶動關注?
不過這個論點,我自己也不敢肯定了,因為,中華隊一直到第三天的樣子,才有第一塊金牌,所以比較不成立,
---
第三個分析點,
心理預期到了谷底,但在開幕式後,發現其實沒那麼差,所以有所反彈?
---
以上幾個論點,也是我個人想討論的,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
題目:『你從什麼時候開始關切世大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