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問古時候漢朝的官方語言是台語嗎?還是我又被晃點了??

如題~~
昨日有點白目的看了"終極三國2017",
裡面有貂蟬為了阻止關羽跟呂布決鬥,所以彈古箏唱歌勸和,
But,...唱出來的曲調我傻眼了,是台語啊
而且....感覺那個大陸的貂蟬唱台語還蠻....有那個樣子的.
我以為我看了某歌仔戲還是布袋戲的台,可是卻不是....
裡面歌詞還註解這是古漢朝詞曲....
我就納悶了,怎麼漢朝的文雅語言是台語嗎?
請問求解.....

我聽得懂的漢語歌詞如下...如果弄錯歌詞別打我=.=

落魄江湖 任我行
玉堂金馬 命中輕

少年勇闖 天涯夢
贏得千秋 忠義名

十年生死 路茫茫
千塚孤墳 萬里苦

料得此生 斷魂處
月明何獨 照松崗
==========================<---中間某團體的爛歌......

落魄江湖 任我行
玉堂金馬 命中輕

少年勇闖 天涯夢
贏得千秋 忠義名

十年生死 路茫茫
千塚孤墳 萬里苦

料得此生 斷魂處
月明何獨 照松崗

如果聽錯了...再度聲明可能是我阿嬤教得不好或是....對岸的貂蟬.某團體的五虎將台語腔調跟我家不一樣.


另外....我自己有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問題.....
請問大家對於"晃點"這兩個字的意思解釋覺得是什麼?
有人PM我說我用得好奇怪?....
我的認為"晃點"二字就是等於對岸的"誆騙"的意思,
但有好心的網友跟我說.一般來說來說"晃點"應該等於"放鴿子"的意思,用在爽約上,
我也不知道我為何會這樣用?也許是因為以前常跟淘寶客人交流,
她們都這樣用吧??....所以就受影響了.
2017-07-11 13: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漢朝 官方語言
hchou38 wrote:
如題~~昨日有點白...(恕刪)

沒記錯的話,是的,河洛話與現今的閩南話還有台語系出同源
但是我記得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大體上滿像的
不過,我想到如果全用台語唱,其實只是台灣人自我膨脹的結果
因為...呂布跟貂蟬是北方人阿
更何況,唱腔跟發音有許多跟台灣現行使用的台語絕對還是有分別的

hchou38 wrote:
如題~~昨日有點白...(恕刪)

古時候的有些詩詞確實是用河洛漢文發音的,不過你看這種從三國演義改來的東西,就不必要考舊太多了吧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
過,我想到如果全用台語唱,其實只是台灣人自我膨脹的結果
沒錯
歷史上是記載
那時的官話帶有河洛音
可沒指明說是台語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
沒記錯的話,是的,...(恕刪)


呂布沒唱啦~~
雖然這個呂布我覺得有點像宋承憲(健美型的),
有唱的是貂蟬.關羽.五虎將,
我也覺得這是故意惡搞有點牽強了,
怎麼說有幾個東漢的武將是來自北方的,
怎麼可能也合唱河洛歌調了....
不過說實在的我有點懷疑貂蟬的歌聲是黃妃配音上的.....

hchou38 wrote:
如題~~昨日有點白...(恕刪)

那時漢人尚未侵台
依照大學時代主修語文系所的同學是這樣說的

閩南語都還有分泉州腔和漳州腔(以前泉州移民和漳州移民還在台灣械鬥很幾次)

更何況 閩南語 不完全等於 台語

現在正統的閩南語只能在宜蘭以及鹿港聽到了

hchou38 wrote:
如題~~昨日有點白...(恕刪)


其實全世界都是說台灣話的

因為台灣就是全世界


不會說台灣話就不愛台灣
大學有上台語課,雖然是在騙學分,不過還是有在認真上課.
所以記住一些論點.

閩南語與客家話原本就是黃河流域一帶的語言.
因為幾次動亂(魏晉南北朝,與唐末五胡亂華)所以避難南遷到南方.
而且還一遷又遷,跑路過好幾次.也就將北方的腔調與語言帶到南方.
像客家人之所以自稱客家人,就是自認為家鄉在北方.為了強調不忘本而自稱客家人.

而台語又是源自閩南語,雖然有些音與用詞已經不一樣了,
但拿台語唸一些古詩還會比用現在的北京話還押韻.
當然你的台語要夠好.

另一個例子是日本曾經唐化,
日本話的數字1.2.3.4.5.6.7.8.9.10的發音其實比起現在的北京話,更接近台語或閩南語.
也就是唐朝之前,可以推知唐朝的官方語言是比較像閩南語的腔調.


有「古漢語擬音」這門學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UwKgwlIH4&t=228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TrdguRzOI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