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台灣是否有機會慢慢禁止一般摩托車領牌?

看了些回文,發現蠻多人誤會我的本意
我並不是要消滅機車族,而我也不是想去擴大汽車的使用範圍
之所以我先把汽車排除主要原因是汽車載具不完全是通勤使用
很多是商業使用,如南北運輸跟物流通路這些會影響的經濟層面比較高
如果縮限汽車不管是個人使用或是商業使用,可能反彈的聲音會更大。
而機車還是以個人載具為主,這部份是比較容易被大眾交通工具所替代

很多鄉民提到的沒有機車很不方便的問題,在其他不管先進或是未開發的國家城市區域都會有一樣的問題,唯一看到的是台灣人的機車文化已經很悠久,已經非常依賴在生活裡面無法捨棄
但這個部份從過去的方便,到現在的過度使用始阻礙的著台灣的基礎交通網絡的使用率

如果不靠著法令來縮限改變
台灣未來的區域交通發展光靠蓋高架橋、建設停車場跟汽機車停車位只會讓交通問題更惡化

台灣的擁有車輛比例每千人/322台
跟沒有發展機車文化的鄰近韓國是每千人/376台

也就是說兩國的人民擁車比例其實只有差5%
全台也只有780萬台車輛
只是台灣又比韓國多了1300萬輛機車
如果沒了摩拖車,車輛照人口比例會增加100萬台而已
不過韓國的國產車的購車成本是比台灣低的,所以我認為台灣增加的車輛會更有限。



---------------------------------------------
最近台灣的前瞻建設議題討論很多,其中一個重大建設就是軌道建設及縮短城鄉差距
大家有沒有想過,台灣的基礎交通建設起不來的原因之一就是機車人口太多?
以下文長,純粹討論....沒有歧視機車族的意思,而重機畢竟還是小數所以我排出討論



目前全台一共有2100萬台汽機車,其中台北市每100個人有35個人有機車
而最多的三個縣市是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每百人約70人以上有機車
也就是說,台北人是最少騎車的,但也是公共交通網路最便捷的區域
雖然很多人說機車面積小,可以增加道路面積的使用率
但別忘了,台北目前就有近百萬台的機車
有沒有人算過機車的停車平常會佔據多少道路空間?
當這些機車不見了,可想像未來台北道路的空間又可以釋出多少



如果未來政府慢慢的縮減輕型150cc以下的機車領牌,
是否這樣大多民眾只能選擇買車會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但畢竟車子還是屬於高單價,還有後續的養車成本。我想大多數人還是不會以買車為優先
這樣每個當地政府才能更積極的發展區域公共運輸工具
假設高雄市有270萬人,將近快200萬台機車佔據整個高雄市
如果這些機車族有1/3每天都使用於通勤,每天60萬人次,一個月就有1800萬人次的通勤需求。
這些人如果轉去高捷還會虧損嗎?這樣高雄是否就可以更積極增加捷運站跟公車的數量及路線嗎?



其實看了國外很多已開發的國家,真的很少看到機車族比例像台灣高
甚至於比台灣水平低的的大陸二三線城市及其他先進國家的偏遠地區也都很少看到機車
真的不懂為何只有台灣人這麼需要機車?


PS:題外話,如果沒有摩拖車,是否屁孩出沒也會大規模減少。
畢竟應該沒有每個屁孩會有錢買車或是想要一起坐公車出來尋仇,半夜也沒公車可以減少出現的機會。



2017-07-03 11:50 發佈
FakeMe wrote:
其實看了國外很多已開發的國家,真的很少看到機車族比例像台灣高
甚至於比台灣水平低的的大陸二三線城市及其他先進國家的偏遠地區也都很少看到機車
真的不懂為何只有台灣人這麼需要機車?

機車密度(↑/↓)與國家開法程度(↓/↑)呈反比
這個觀點好久沒在01上看到了
卡位等後續

FakeMe wrote:
最近台灣的前瞻建設...(恕刪)


台灣319鄉鎮都照這法走

可憐喔

「世界上有兩種無窮無盡: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類的愚蠢。......」/愛因斯坦

FakeMe wrote:
主題:
台灣是否有機會慢慢禁止一般摩托車領牌?
最近台灣的前瞻建設...(恕刪)
我覺得不可能做到,
也不覺得有必要刻意去禁絕或限制。

不論何種排氣量的機車都有它存在的原因,
在這些原因消失前刻意禁止或限制會產生更大的問題。

自己不騎機車,平日出門以捷運、公車居多,
有必要才會開車。

FakeMe wrote:
最近台灣的前瞻建設...(恕刪)


屁孩會開車耶,到時候會看到像之前香港黑道電影一樣,用廂型車載人。

如果這樣幹嘛不減少考駕照率,建議政府直接反對民眾考駕照就好了...

FakeMe wrote:
最近台灣的前瞻建設...(恕刪)


不用禁摩啦 減少就好 增加稅金

汽車要有停車位才能買

FakeMe wrote:
其實看了國外很多已開發的國家,真的很少看到機車族比例像台灣高


又是一個國外好棒棒的

你如果把台灣國土放大4倍,城市和鄉鎮一樣放大

你看你還會騎車嗎?尤其是塑膠殼車!


英國夠潮吧

你去看看100台車有幾台是名車

百分之80都是小車,因為人家地大,天氣又冷,除了倫敦外的人口密度也不高

當然是選汽車作為代步工具,而機車(多半是重機)作為休閒用途


再比較台灣

地小、人口密集、天氣宜人

如果只是一人外出,開車幹嘛?

因此在台灣車子變成一種地位象徵,名車的比例也非常高


不要老是看到國外就高潮

很多事要多方面分析

FakeMe wrote:
大家有沒有想過,台灣的基礎交通建設起不來的原因之一就是機車人口太多?...(恕刪)

為什麼會有這麼天真無邪的想法?
Peter S Y Hsu wrote:
地小、人口密集、天氣宜人
如果只是一人外出,開車幹嘛?...(恕刪)


鄰近的香港、新加坡一樣地小、人口密集、天氣宜人

如果只是一人外出,也很少看到需要開車的

不過當地公共交通網絡建設的共通點是都很成熟


Bemo_Du wrote:
機車密度(↑/↓)與國家開法程度(↓/↑)呈反比
這個觀點好久沒在01上看到了...(恕刪)


你怎麼會有這種觀點?

我的觀點不管已開發、未開發都是一樣,比例都低。
而且我以為台灣算是已開發國家...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