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曼德拉效應(板上有國文厲害的朋友嗎?)

最近逛ptt媽佛板,看到有關於曼德拉效應

這讓我想到以前國中時在參考書上看到洛陽紙貴這詞,是因為白居易去見顧況,而聲名遠播,眾人爭相抄寫其詩文,使紙價上漲。

我一直到高一都這麼認為;我記性算是不錯的,看過幾遍的課文就能默誦架構出來

後來學到一篇課文,叫:詠史,左思寫的,而我從左思的生平知道原來他才是促使洛陽紙貴的人。

當然不可能接受啊!我記得就是白居易!立刻回翻以前國中的參考書,想當然是沒有,完全沒有,這著實令我震驚。

為什麼震驚呢?因為另兩位國文水平和我差不多的同學(基測國文近滿分),也說分明記得是白居易

今天又google了一次,白居易仍是寥寥可數的幾筆搜尋,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於過去倏忽不見的記憶?

彷彿過去如同莊生夢蝶、巫山雲雨一般,如今硬生生地被扯出夢境,兀自怔忡著;清醒著。

大家是否也有類似曼德拉效應的經驗呢?
2017-04-29 8:43 發佈

暫時註冊 wrote:
最近逛ptt媽佛板...(恕刪)


不清楚曼德拉效應是啥

不過
洛陽紙貴,從來就是西晉左思的典故
而白居易的典故
則是被謁見顧況時被調侃其名,笑曰"長安米貴,居大不易"
兩個典故完全無關啊

不過你說的這種事我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狀況就是
只能說人的記憶力真的不可靠啊!

oviraptor wrote:
不清楚曼德拉效應是...(恕刪)


您好,謝謝您回覆。

所謂的曼德拉效應就是「許多人同時」擁有一段事實上不存在的記憶

暫時註冊 wrote:
您好,謝謝您回覆。...(恕刪)


曼德拉效應....這就有點科幻小說了
是大規模洗腦效應的漏網之魚、
月讀法力不及的少數份子、
還是誤闖平行世界的迷途者....@@
開個玩笑

我只有一些自己記得但別人不記得(或根本不存在)的記憶的經驗
到後來自己也無法肯定是不是自己搞錯了
反正無從證實就是了

只是我很確定洛陽紙貴和白居易無關就是了

暫時註冊 wrote:
最近逛ptt媽佛板...(恕刪)


絕對是您誤記了,或是課本上說了一句白居易的作品造成洛陽紙貴的盛況,您就順便記下去了。

理由........很簡單,如果是白居易的典故就會叫長安紙貴,不會是洛陽紙貴。

jiunyiu wrote:
絕對是您誤記了,或...(恕刪)



謝謝,十分有道理

可我還是沒能釋懷為何重翻參考書卻找不到當時白居易詩文大受富豪抄襲的段落(我一字一句看)
我只記得
白居易是...長安居大不易,跟原上草這詩有關
洛陽紙貴是三都賦...不過忘了誰寫的...
我只記得是 因為某篇賦 導致洛陽紙貴
所以不太可能是白居易
這應該不是曼德拉效應
而是你們某位老師講錯...或是那時期的參考書
不然你問問別校朋友或其他人

說實話老師灌輸錯誤觀念的真的不少
像我國中理化老師說啥奈米技術都用在馬桶上! 為了讓水根屎不會沾上...
我一直半信半疑 想說為啥要為了馬桶用那麼高科技感的詞彙 還大街小巷傳誦
原來...雖然確實有奈米馬桶 但不是奈米這量詞主要來源點

暫時註冊 wrote:
最近逛ptt媽佛板,...(恕刪)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8%88%8A%E5%94%90%E6%9B%B8/%E5%8D%B7166

舊唐書 卷166

俄而白居易亦貶江州司馬,稹量移通州司馬。雖通、江懸邈,而二人來往贈答。凡所為詩,有自三十、五十韻乃至百韻者。江南人士,傳道諷誦,流聞闕下,裡巷相傳,為之紙貴。觀其流離放逐之意,靡不淒惋。


....
樂天曰:至於元和體的長處,在乎質而徑,直而切,駁而實,順而律,雅得陶之
他與元賴論文書者,羣相
傳頌, I 時為之紙貴。
上文為貶之後
至於貶之前 長安紙貴

http://epaper.gmw.cn/sz/html/2013-10/01/nw.D110000sz_20131001_6-09.htm?div=-1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