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在古代其它國家怎麼稱呼中國人呢?

古代中國自稱天朝上國 視日本人為倭寇 西方人為蠻夷胡人 蒙古人為韃靼 對朝鮮為高麗棒子
那麼我想知道 歷史上 外國人怎麼稱呼中國人呢? 支那好像是近代史才開始叫的!
2017-04-08 13:57 發佈

touchOn wrote:
古代中國自稱天朝上...(恕刪)


黃猴子~~~~

小黃!
嘿喔嗨爪~~~~~~~~~~
說實在,東方人長的都很像,就連在國外也會認不出來,
要等到互相問候才會知道,即使你可能知道他來自哪裡,
也不能輕易的去揭穿他,心知肚明就好,這是避免尷尬的
最好方法,屢試不爽喔!
夏商與西周時代,外國人把中國叫九州,,(當時夏商周東西南北中一共分九個州的領土面積)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叫中原,中洲,中土 或 中邦(因為九州開始被打散,就是現在中國23省的來歷)

秦漢開始,叫中國,天朝,大漢(中國官方歷史書上第一次出現中國,,, 中國二字是劉邦創造的)

唐 大唐,東土,神州

宋 大宋

元 大元

明 大明,天朝,中域

清 大清

民國共和國 中國,天朝,中華


基本上

古代中國東面是太平洋

所以主要的外國人都是西面過來的

叫中國,基本都是中國以西的國家,比如印度,俄國,義大利,中東波斯為主


支那最早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Cina的音譯

Cina由Chini而來,是指 秦

在秦朝之前,中國和印度,中東,東歐還沒有大規模的互動

古羅馬的Sinae和今天西方諸語言的China,Chine等都源於此。


秦朝亡了之後,就是大漢

chini也就由秦 變成了 cina 漢

比較現代的 china ,因為老外都發不出 「大 漢」 的中文的口音

其實後來就是和 大漢 的發音有關,那時候還有一些古代粵語發音的成分


中國從印度取來佛經

那時候已經是唐代,大漢已經滅亡

翻譯時不可能翻譯前朝的文字,,便將此直接翻譯為支那。

日本在唐朝時期的僧侶從中國取來佛經,之後日本佛教人士開始用支那稱呼中國。

此時的支那還是有尊敬的含義。



日本對中國官方用語的稱呼一直都用中國各朝代的名字

但明治維新和甲午之後,日本決心脫亞入歐

於是開始蔑視中國

便不用大清作為官方稱呼

此後日本以支那稱呼中國,稱中國人為支那人,漢語為支那語

台灣人認為支那是近代才開始的,主要是受日本人的影響



但其實日本不光是對中國稱呼支那人

對東南亞,印度人都叫支那人,,為了加以區分,就叫印度支那

這個時期,其背後的含義已經變化

是一個種族歧視的用語


所以現代中國

都非常排斥日本的支那一說

被認定為是一種對中國人的侮辱

於是從孫中山開始,為了重拾尊嚴,開始沿用漢代的稱呼體系,也就是2000年前劉邦創造的 中國 二字
一直到民初
孫文梁啟超之流
都口口聲聲自稱支那
真不知何以一場戰爭
馬上變成負面用語
中國人會不會太沒自信?
唐人街的唐人

中華街的中華

中原人、山頂洞人、北京猿人
日本人
心目中的理想中國一去不復返
日清戰爭中
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對清國的戰爭,當然不是中國
中國亡於北方韃坦人
所以馬關條約中
甚至不允許清國自稱中國

當然
清國的統治階級也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慈禧太后曾說 我們當然不是中國人 而是中國人的主人

亡國200年,換來的是將韃坦人當祖宗
所以一開始孫文上李鴻章書 還試圖挽救清國
但政治嗅覺靈敏的孫大頭很快就改為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


sunshine991223 wrote:
一直到民初
孫文梁啟超之流
都口口聲聲自稱支那
真不知何以一場戰爭
馬上變成負面用語
中國人會不會太沒自信?
(恕刪)


因為後來的日本發動戰爭毀掉了中國境內90%的城市

難民流離失所

造成中國超過8000萬軍民傷亡

基本平均每個中國家庭,都因為日本的侵略戰爭而死了人

幾乎所有的財富被戰爭清空

這就和自信沒關係了

那是一種對日本的仇恨

sunshine991223 wrote:
一直到民初
孫文梁啟超之流
都口口聲聲自稱支那
真不知何以一場戰爭
馬上變成負面用語
中國人會不會太沒自信?...(恕刪)


要問你爺爺呀!!

哈哈哈!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