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FW] 諸葛亮著名的『觀人七法』教你如何識人

Subject:[FW] 諸葛亮著名的『觀人七法』教你如何識人

文章來源


諸葛亮一生縱橫政壇和沙場,閱人無數。
他的識人法則,更是精闢獨特。

一代謀聖諸葛亮,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是智慧的神話。

無論是在行軍打仗,還是處理國政時,他都要起用大量人才,
因此,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發展處一套自己的識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

簡而言之,是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
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謂面面俱到。



=====================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

《莊子•齊物論》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人我彼此,各有是非,對世界的看法總是不一樣的。

一個無志之人,要麼是一個庸碌的人,要麼是一個騎牆的小人。
這樣的人對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甚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因此,探問一個人的是非觀,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志向。
對是非的態度越強烈,越能看出一個人志向之堅強。


=====================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

『變』指的是應變能力。

要認識一個人一定要與他多說話。
將他逼到詞窮的地步,看他如何應對。
諸葛亮認為能言善辯者一定頭腦靈活,思維敏捷。

內心有堅持的人,辭辯雖繁,但萬變不離其宗。
而沒有底線的小人,雖然說話五花八門,但是言之無物,空洞乏味。


=====================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

『識』指的是見識。

臨事對策,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見識水平。

一個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
如果不會做事,終究不過是個對社會無害的人。

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一定是能夠為改善社會、
改善身邊環境出謀劃策的人。

但我們又應該仔細鑒別哪些人真正是見識不凡,
哪些人卻只是紙上談兵。

一個人實際歷練多了,提出的意見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見識不凡;
如果只是書呆子,他們的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百無一用,那是紙上談兵。

=====================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

遇到困難的事,這正是考驗對方的勇氣的時候。

沒有勇氣的人,在困難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舊不知道如何破解難關。
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剛柔並濟,曲折迂回,迎難而上,往往都可以解決掉難題。


=====================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這時可以用酒打開對方心扉,
使他傾吐內心最真實的自我。

庸俗之人,喝酒以後胡言亂語,甚至耍酒瘋,鬧得場面尷尬。
而能夠自我克制的人,有時會在此時流露心底的感慨,或談理想,或談挫折。

因此識人的伯樂,最應該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

觀察對方面對利益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節操。
節操高潔之人,對不義之財絕不享用。

《孟子》有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不義之財,數額再大,終究逃不過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節操辛苦獲利,則利雖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

在拜託對方辦事時,還可以由此觀察對方是否能如約辦到。

晁說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一個人能否在社會立穩腳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諾言。

如果一個人答應對方的事辦不到,
他會誠意向人道歉,有時甚至會推薦能辦好事的人。

雖然此時他失信了,但反而彰顯出他的品質。



現代社會社交網絡發達,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大量陌生人。
因此,雖然諸葛亮的識人之法已經提出了一千多年,但對於現代社會依然意義巨大。

結交好的朋友,任用適當的人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大獲裨益。
2017-03-30 17:03 發佈

nickdon168 wrote:
諸葛亮一生縱橫政壇和沙場,閱人無數。
他的識人法則,更是精闢獨特。


他要真行...
就不用七出祈山了...也無須揮淚斬馬稷...
基本上這些東西都只能參考啦

要是真的有準,就不用揮淚斬馬謖了@@

而且歷史上,諸葛亮出名的不是用人的能力吧

要是會用人肯下放權力,應該也不會這麼早就過勞死@@

nickdon168 wrote:
Subject:[FW...(恕刪)


糟糕.....我不喝酒.....

亞利安星人 wrote:
糟糕.....我不喝酒.....



糟糕....


我看到第二行就捲動滑鼠了
第一,這個說法出自"知人性",不是"知人"

第二,知人性是將苑裡的一篇,將苑(或稱武侯心書)是後人偽託之作已經是定評,不管有沒道理都和孔明沒啥關係

第三,這類古代雞湯文其實一堆偽作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同樣偽作也分369等,將苑在偽書考裡被講"凡五十篇,篇幅均不甚長,即可知其窘于才矣",好像不怎麼吃得開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亞利安星人 wrote:
糟糕.....我不...(恕刪)



貓貓籠九 wrote:
糟糕....
我看到...(恕刪)


你們兩個真糟糕...

nickdon168 wrote:
Subject:[FW...(恕刪)=====================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這時可以用酒打開對方心扉,
使他傾吐內心最真實的自我。

庸俗之人,喝酒以後胡言亂語,甚至耍酒瘋,鬧得場面尷尬。
而能夠自我克制的人,有時會在此時流露心底的感慨,或談理想,或談挫折。

因此識人的伯樂,最應該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難怪岳父要把女兒嫁給我之前一直約我喝酒,
原來目的是在考察我的品性!
還好我酒量不好,醉了就睡。

亞利安星人 wrote:
糟糕.....我不喝酒........(恕刪)


貓貓籠九 wrote:
糟糕....
我看到第二行就捲動滑鼠了...(恕刪)


靠邊滾 wrote:
你們兩個真糟糕......(恕刪)

是三個。....(*^.^*)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f02104 wrote:
難怪岳父要把女兒嫁給我之前一直約我喝酒,
原來目的是在考察我的品性!
還好我酒量不好,醉了就睡。
你以為你睡了...
其實你醉了...
該問的都問了...
該說的也都說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