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票載具 普及率

最近在考慮是否申請手機條碼。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使用電子發票載具,目前普及率大蓋多少?

電子發票的好處就是不用蒐集一堆發票,
但是基於長期的習慣,總覺對這個,用得不是很放心。

因為有時商家多算錢沒打折或是不小心誤刷兩次之類的,當下沒有明細,沒辦法確認。
而且上「全民稽核發票資料查詢系統(https://www.einvoice.nat.gov.tw/APMEMBERVAN/PublicAudit/PublicAudit?CSRT=13527042478633699857)」查詢資料,也需要兩天才可供查詢得到。

小弟最常遇到的就是,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工讀生把上一個客人的東西,算到我的消費裡,會多出幾項我沒買的東西,常常事後才發現金額不對,也因為金額小就算了。

2017-02-23 11:31 發佈
申請了,
但沒在用。
這個政策只有立意良善,
沒有完整的實施辦法及配套措施。

現在店家一部分開傳統發票、一部分用電子發票紙本,
根本不統一。
而且我也不會去把載具條碼印出來做成鑰匙圈,
要多帶一個大東西很麻煩,
把條碼顯示在手機讓店家掃也不是很方便,
何況還有成功率的問題。

使用記名悠遊卡時倒是會讓商家不用把發票印出來,
不過會問客人發票要不要印出來的店家也不多。
手機條碼很簡單,只要開電子發票的店都可以用,用了快5年都沒甚麼大問題,而且還把家族裡的長輩都教會了。上個月還幫大家跟弱勢團體訂購鑰匙圈,家人都覺得這樣比較方便。

結帳算錢本來自己就該注意了,去怪電子發票好像不太對吧?而且像賣場買的東西比較多,也還是會印明細呀。去超商買東西通常也才幾件,自己注意一下不難吧?
http://goo.gl/b3MUUb 支持環保 減少用紙 發票要刷 手機條碼
我只有去7-11的時候才會用電子載具
電子發票真是台灣政策典型的例子之一。

立意良好,
政策規劃卻不完善又與民生脫節,
配套措施不好導致政策執行力低!

明明是電子系統,
即時性超差,
電子發票要消費後幾個小時才會出現在系統上可以查詢得到。

新舊發票系統並存又不強制,
部份業者根本不想換電子發票系統。

載具推廣不佳,
使用電子發票的商家常常也是印紙本出來,
熱感應紙不能回收、雙酚A又傷身,
各家消費收到的發票大小又不一,

說環保沒有、說方便也欠佳、說統一格式也沒有,
一個政策弄得四不像!!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