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各位認為,多重人格分裂是精神疾病,還是被激發出來的一種能力?

本王在農曆過年前後去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叫"分裂"

裡面大概是在敘述一個人,同時擁有20幾種人格,也就是多重人格


看完這部片後,本王在想,多重人格分裂在現今是被歸為精神方面的疾病

但...它有沒有可能根本不是病,而是身體潛能被開發出來?


當然,有多重人格的人,過去大多曾有過不堪的際遇,本王很同情

但本王想討論的是,多重人格分裂是不是人在承受巨大煎熬 與 痛苦後,身心為了保護自己,所被激發出來的一種能力,而不是病


本王搜尋到國外一個多重人格分裂的例子,這患者有10幾種人格

她從來沒學過畫,但是在醫師的引導下,她竟然變成天才畫家,而且她心中所住的10幾個人,每個人所畫出來的畫風,完全不同


本王是覺得蠻妙的,各位有什麼看法?
2017-02-19 21:19 發佈

路跑一哥 wrote:
但本王想討論的是,多重人格分裂是不是人在承受巨大煎熬 與 痛苦後,身心為了保護自己,所被激發出來的一種能力,而不是病


我也有點認同這點

額外有想到
如果治療時保留了某一個人格
是不是算是也謀殺了其他人格
這樣算不算是殺人?
The less you know, the sounder you sleep.
所以青霞紫霞也算嗎
神也會得這種病阿
hcchen0014 wrote:
我也有點認同這點
額外有想到
如果治療時保留了某一個人格
是不是算是也謀殺了其他人格
這樣算不算是殺人?

這恐怕要問有多重人格的人了...哇哈哈

本王個人認為應該是用溝通的,就好像有好幾個人在開會,最後決定讓誰代表出來發聲一樣

不過問題來了,如果開會中,有幾個人意見不合怎麼辦?哇哈哈

林史達 wrote:
所以青霞紫霞也算嗎
神也會得這種病阿

阿知,印象中這部片本王看過,但忘了內容了...哇哈哈
路跑一哥 wrote:
但本王想討論的是,多重人格分裂是不是人在承受巨大煎熬 與 痛苦後,身心為了保護自己,所被激發出來的一種能力,而不是病...(恕刪)


是保護功能,為了保護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假想對象,由於幼兒時期承受強大壓力,通常無能為力反抗施暴的對象,這時候只好自己去創造一個假想對象

來幫助自己,無論是作為精神上的依賴或者是逃避現實,動機都是保護自己。不過分裂這部電影由結局來說

傾向於暗示心靈確實可以影響肉體,在現實中就跟佛教高僧或西藏喇嘛一樣,電影表現手法是誇張了點而已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詹姆斯·麥艾維的演技在"最後的蘇格蘭王"時就已經很傑出夠有名氣

重點在這裡!


我是看 大群.Legion 看了後微精神分裂。

多重人格應該有主人格。

如果能隨心控制就不是病,變超能力。

以前有24個比利。副人格瞎搞。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我是看 大群.Legion 看了後微精神分裂。...(恕刪)


分裂的主角跟變種軍團 Legion 大衛來比,大衛的症狀更誇張,多重人格附加超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幾歲的時候,大群被母親交給英國Muir島變種人研究中心女科學家Moira MacTaggert(莫拉·馬克塔格特)照顧。在穆爾島的這段時間,大群發現自己的能力越來越難以控制,結果他產生了人格分裂,產生出許多不同的人格,每個都控制獨特的超能力.因此他得到了稱號:大群。

Karami的人格被大群吸收後的若干年裡,都是和大群的意識分離開的,並沒有顯現出來。之後儘管他能獨立存在了,卻還是無法從大群的意識中逃離出來。後來他讀取了大群的思想,發現大群其實是個溫和而天真的人。於是他決定幫大群的心靈回覆正常。但是上次恐怖襲擊中所受的外傷還在不斷刺激大群的大腦,並使他患上了多重人格分裂症。分裂出來的每個人格都有不同的異能。Karami開始整合這些人格到大群自己的人格中去。而大群自己的人格卻只是一個弱小的渴望父母幫助的小男孩。很多人格開始反對Karami的整合,其中有2個最強大的人格:一個是Jack Wayne,一個趾高氣揚的冒險家,可以心靈控物
路跑一哥 wrote:
本王在農曆過年前後去...(恕刪)


以下節錄自〝救救正常人〞
作者Allen Frances是DSM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編修小組的主持人
===================

我在擔任DSM第四版工作小組主席的時候
多重人格疾患讓我面臨兩難
我覺得多重人格疾患是場騙局
(厚道一點來說,它是種集體的短暫流行病,出自於治療師跟患者的被暗示性)
肯定搆不上精神疾病的邊
不論如,何我選擇不在DSM第四版中加強我的觀點
工作小組依然收錄多重人格疾患
並特別神聖的努力呈現爭議雙方的觀點
雖然我認為有一邊的觀點根本是胡說八道
...........
多重人格似乎有歷久不衰的吸引力
只等某部賣座電影跟周末治療師工作坊出現
新流行就會爆發
...............

===================
千年之夢 wrote:
是保護功能,為了保護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假想對象,由於幼兒時期承受強大壓力,通常無能為力反抗施暴的對象,這時候只好自己去創造一個假想對象
來幫助自己,無論是作為精神上的依賴或者是逃避現實,動機都是保護自己。不過分裂這部電影由結局來說
傾向於暗示心靈確實可以影響肉體,在現實中就跟佛教高僧或西藏喇嘛一樣,電影表現手法是誇張了點而已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詹姆斯·麥艾維的演技在"最後的蘇格蘭王"時就已經很傑出夠有名氣
重點在這裡!

他的演技真的是好

至於保護自己 或 心靈影響肉體,本王覺得,是不是可能共存?

也就是心靈出現保護自己的機制,但同時也影響肉體

本王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案例,這些患者在出現不同人格時,連筆跡.聲調.習慣都完全不一樣,所以本王認為是可能影響肉體,只是電影演的是誇張了點,本王指的影響肉體,不是身體的改變,而是動作.習慣.思考模式等等...的反差
心理學、諮商與輔導,連修都沒修過,是要討論什麼,這叫做胡謅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