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球最近恆星可能發現行星??

過幾天可能會有新聞, 已經有國外消息先報, 但是 沒得到證實.

在2009年的科幻電影《阿凡達》(Avatar)中,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
構想了一個人們到虛構的潘朵拉(Pandora)衛星上挖礦的虛構宇宙。
那裡居住者睿智的原住民,還生存著形形色色的動植物。
潘朵拉是位於南門二的Polyphemus行星的衛星


離地球最近恆星可能發現行星??

南門二是三恆星的系統 ,中國有本小說三體 , 有提過類似 先前傳說 南門二有可能找到行星 .
但是 科學家對離最近橫星一直希望能找到 . 有適居住帶存在類地球行星, 先前的克普樂太空望遠鏡透過凌日法方式
發現4000多顆行星可能都沒這顆重要. 離很近 .

其中離最近是 恆星 比鄰星 Proxima Centauri

WIKI
是半人馬座α三合星的第三顆星,依拜耳命名法也稱為半人馬座α星C,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4.22光年),恆星分類屬於紅矮星 或者地球到太陽距離的270000倍(AU 天文單位)
離地球最近恆星可能發現行星??


太陽系邊界歐特雲一般說法是 1~2光年左右 .

小行星90377 賽德娜(英文:Sedna)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小行星編號為90377。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加州理工學院) 遠日點 937 天文單位


離地球最近恆星可能發現行星??

先前發現行星都離很遠. 可能幾十光年到幾百光年, 先前霍金提突破星擊 (Breakthrough Starshot) 使用 奈米太空船
速飛到 10% 光速的 0.1 C , 40多年可以飛到南門2 .


霍金联手富豪启动“突破星击”外星探索计划,
2016年4月13日 - 綜合外媒報導,「突破星擊」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聞的太空探索計劃,利用奈米技術,太空探測器約只有手機處理器(CPU)大小

突破攝星:人類史上最大膽太空計劃納米飛船20年飛抵阿爾法
如果光速 0.2C 那可以 20年到 .


如果 歐南天文台(ESO) 真的發現4.24 光年外
?明天會有新聞吧 .

歐洲南天天文台(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 是為在南半球研究天文學,在政府間組織的一個研究機構,由15個國家組成和支援的一個天文研究組織 .

LINK LINK


離地球最近恆星可能發現行星??

微引力透镜(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
可能使用這類方式 發現 .
重力微透鏡法


2016-08-23 21:08 發佈

taiwan2008 wrote:
過幾天可能會有新聞...(恕刪)


請問這是最新發現嗎?還是一樣半人馬離太陽最近的那兩顆?

我記得這紅矮星幾年前還宣告是雙恆星.可能最新發現是三恆星.這三顆紅矮星各自獨立的核融合反應很穩定.但是三顆/還是兩顆有合為一體的趨勢.到時候的發展可能就不會是紅矮星.而是主序恆星.

這三顆紅矮星的可居住範圍內有兩顆行星.但是推測都是氣體行星.適合人類居住的可能性偏低. 並且這樣的距離還能收到來自地球的收音機訊號.


telecatw wrote:
請問這是最新發現嗎...(恕刪)


半人馬本來就是是三顆恆星 .
wiki上寫比鄰星有可能其他天體 .
如果還是恆星就4 顆

或是系外行星 ,
不過 系外行星還不確定 .

至於先前 2012 說發現可能南門2 B的行星 .而且有科學家說不確定真假 .



半人馬座α Bb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半人馬座αBb(Alpha Centauri Bb),即南門二Bb,是環繞光譜類型 K 型主序星南門二B的一顆可能的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4.37光年,位於半人馬座

2012-10-18 在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 - 網路天文館

歐洲瑞士日內瓦天文臺Xavier Dumusque等天文學家利用歐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La Silla觀測站的3.6米望遠鏡及HARPS光譜儀,在半人馬座Alpha(Alpha Centauri,門二)這個離太陽系最近、且性質與太陽類似的恆星系統中發現一顆質量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使其不僅成為迄今已知離太陽系最近的系外行星,而且還是離太陽系最近的地球級系外行星,更是第一顆在與太陽如此近似的恆星旁發現的質量最小的系外行星。不過,由於這顆行星頗接近其母恆星,表面溫度相當高,不適合現今已知的生命型態來生存,所以還沒資格稱為「地球的雙胞胎」。

  南門二是南天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距離太陽系僅4.3光年之遙,言下之意就是南門二所發出的光以光速(約每秒30萬公里)前進,約需4.3年才能抵達地球,被我們看到。南門二其實是一個三合星系統(triple star),其中A與B這兩顆類太陽恆星彼此互繞,互繞一周約需79.91年;而A與B又與另一顆紅矮星C互繞,南門二C又是全天空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約4.2光年,故被暱稱為比鄰星(Proxima)。天文學家從19世紀開始便猜測有行星環繞南門二,是太陽系之外最近的生物居所,然而雖然觀測精確度與日遽增,卻始終毫無所獲,直到現在才終於讓天文學家們一償夙願


taiwan2008 wrote:
過幾天可能會有新聞...(恕刪)


怎麼去,多久到,才是重點
taiwan2008 wrote:
過幾天可能會有新聞,...(恕刪)
我標示一下
taiwan2008 wrote:
過幾天可能會有新聞,...(恕刪)

半人馬座
我想起這部老電影



不管離幾光年遠
很確定的是
我這輩子
只能呆在地球
未來如果無法突破星際旅行的技術
人就繼續仰望天空嘆氣
光速都要4.37年才能到達這顆星球,人類現有技術飛行器那一個能達到光速?
假設人類飛行器達到30萬公里/小時,速度也只有光速的1/3600,到達這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也要4.37×3600=15732年,比中華文化5000年歷史還要多1萬年。

靠邊滾 wrote:
我標示一下...(恕刪)

你是來炫耀你的頭像的吧!
ykd521 wrote:
到達這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也要4.37×3600=15732年


目前只知道在宜居帶而已,
適不適合人類居住,
甚至適不適合生物居住,
還是個謎。

像金星與火星也在宜居帶內,
但不適人居。

每說到這個話題,
總是會說到移居,
不過,我們連到月球過日子都有困難,
談到要穿越了解十分有限的星際空間,
實在跳得太快了。

與其想像一些天馬行空的技術像什麼蟲洞,
不如老實地發展能在太空長久獨立生存的技術。

那一天,
我們可以在幾公里乃至幾十公里級的小行星建立基地,
靠著小行星的資源及屏障,
我們也許能「漂」向遠方星系,
就像古人乘簡單木舟漂洋過海征服五大洲。
即便該星系沒有適合人居的地方,
應該也能找到合適的小行星建立基地,
再「漂」向其他星系。

這種想法一點都不酷,
操作起來也有相當的難度,
不過比那種要製造星系能量等級的蟲洞實際一點。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