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一則] 話說 鴻海 新幹班 廣告

剛剛切到 聯合新聞網 看看台灣又發生什麼新聞, 就被喇叭一陣聲音給... 吵到...
我咧... 又是啥子廣告啊?
睜眼一看, 原來是鴻海徵才的廣告...
畫面說真的, 跳得太快, 但是鴻海在闡述與舉例說明全球化競爭的時候, 我發現一個很搞笑的地方, 節錄如下:

在中國, 智商排名前 25% 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OK, 大家有看出什麼嗎?

.
.
.
.
.
.
.
.
.
.

讓小弟來解釋一下:
在中國, 智商排名前 25% 的人, 當然就是全中國人口的 25%
以中國人口粗估十五億人口來計算, 25% 是 3.75 億, 嗯, 是比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的總人口要多 (粗算).

但是...

在中國, 智商排名前 25% 的人, 智商有比在美國智商排名前 99% 的人要聰明嗎? 或者是說, 還要有競爭力嗎?

假設沒有, 那,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 25% 的人, 擺到全球市場上比較, 有比較厲害嗎?

鴻海這一個廣告犯了一個統計學上致命的錯誤, 只有把數據拿出來, 卻沒有去討論數據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這種文宣廣告或許一看很嚇人, 但是除非大家沒有腦袋瓜, 不然這種廣告只是貽笑大方.

如果這種廣告的目的是搏君一笑, 算是勉強及格.

如果這種廣告的目的是招募人才? 我看到這種廣告我也不會想去這種公司.
2008-01-10 4:32 發佈
Rhisiart wrote:
鴻海這一個廣告犯了一個統計學上致命的錯誤, 只有把數據拿出來, 卻沒有去討論數據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恕刪)


妳都說了...他是廣告...而不是統計學報告...

我們不是常常看到賣房子的廣告...

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到火車站...(問題是...這是半夜三點...紅綠燈一路闖兼超速才有機會)

所以...廣告...就是看看...以爽到為目的
看到有BUG的徵人廣告就不去這家公司了
姑且不論就算你去了人家要不要用

以這種心態來看的話,
你能用的, 能吃的, 能買的真的不多了

您還能活到現在, 也算是奇跡了吧

=====我是想起某笑話的分隔線====

話說某年某月某日

比爾.蓋茲死於一起意外

他發現自己正在煉獄被上帝評判。

'噢,比爾,我很困擾。我不能確定是送你進地獄還是上天堂。

畢竟你對社會有極大的幫助,幾乎人間的每個家庭都安裝了電腦。

你創造了驚人的WINDOWS。

對於你,我要破例,我將讓你自己決定去地獄或天堂。

比爾回答,'太好了,感謝上帝。這兩個地方有什麼不同?'

上帝說,'如果對你決定有幫助的話,我很樂意讓你簡要地參觀這兩個地方。'

'好的,可讓我先參觀哪個呢?'

上帝說,'你自己決定吧。'

比爾說,'好吧,我們先去地獄。'

於是比爾到了地獄。

那是一個美麗整潔的,有著清澈海水的沙灘,有成千的美麗姑娘笑著,鬧著,在
沙灘上奔跑,在海水中嬉戲。陽光明媚,溫度適宜。

比爾很高興。'太棒了!'他對上帝說,'如果這是地獄,我真的想去看看天堂!'

'好的,'上帝同意了,他們離開了地獄。

天堂在雲層深處,飛舞的天使們彈著琴唱著歌。雖然也很好,但不如地獄吸引人。

比爾想了一會,說出了他的決定,'我想我喜歡地獄。'& lt; BR> '好的,'上帝回答說,'如你所願。'。於是比爾來到了地獄。

兩個星期後,上帝決定探望老友,看看他在地獄做什麼。

他到了地獄,看到比爾在一個充滿烈焰的洞中手腳被鏈鎖捆住,發出淒厲的尖叫聲。

他被魔鬼拷打,折磨。

[ 滿意嗎?比爾。']上帝問道。

比爾充滿了痛苦和失望地回答道,'太可怕了,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能相信發生的事。有沙灘和漂亮姑娘的地獄在哪裡???'



'哦, 那個只是廣告效果'上帝回答

HansomeOld wrote:
哦, 那個只是廣告效果'上帝回答


這個笑話我記得最後上帝說的是「你之前看到的是螢幕保護程式…」~
Rhisiart wrote:
在中國, 智商排名前 25% 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請您先看看這一篇吧....尤其是這一段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對全世界老師的意義:他們的優秀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文章來自朱學恆的BLOG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7/04/04/a_a_c_a_oaf_if
--------------------------------------------------------------------------------

2006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默默無聞的公立高中Arapahoe剛結束暑假;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請該校科技中心的負責人Karl Fisch為老師們解說一下目前教育界的技術發展和趨勢。正好Arapahoe高中獲得了一筆基金會的贊助,幫學校換了兩百多台的電腦,於是Karl就決定以讓老師瞭解未來趨勢的角度來製作一套投影片,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挑戰,並且進而能夠讓高中生們面對這樣的改變。Karl從書籍、網路、政府資料中整理出了一些數據,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加入投影片中。(這些數據來自於「世界是平的」作者、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美國前教育部長、美國勞工部、麻省理工學院等等……)

在做好影片,配上音樂之後,他把這個影片取名為「Did you know?」;在校內老師面前第一次播放的時候,他還覺得忐忑不安,但幸好底下老師的反應很不錯,讓他覺得這影片似乎達成了他想要傳達的效果。

不過,他錯了。這達成的效果比他想像的還要大。

過了幾天之後,他把這段投影片放到自己的Blog上面供大家觀看。

立即有來自各地的使用者對這投影片感興趣,要求授權讓他們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熱心的使用者將檔案改編,重整,上傳到Youtube上和提供各種不同的格式。其他人則是轉寄、上課時播放給自己的學生看,研討會時拿來作引言……

到了現在,這個影片光是在Youtube上就有超過十種版本,將近兩千人把它加為最愛,三百多則對這個內容感到震撼的留言,全部瀏覽人次超過五十萬人以上。(這還不包括在網路以外的地方觀看的人數)

而我看到這影片的時候是在美國休士頓的Rice大學,現場聚集了全美知名學府的研究者,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界人士;掌握上億美金基金會教育經費的計畫負責人在會議一開始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的直接開始播放這個影片。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
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
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影片播放完之後,現場一片寂靜,而她繼續接道:「轉變,正在發生。各位,我們所推廣的開放教育就是在為了這個趨勢作準備……」
wantrv+01 wrote: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
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
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影片播放完之後,現場一片寂靜,而她繼續接道:「轉變,正在發生。各位,我們所推廣的開放教育就是在為了這個趨勢作準備……」

Ecological Moderisation 這個學說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核心, 就是 [人定勝天], 所有的問題, 都可以以人類的智慧所發展出來的科技來解決.

但是事實上呢? 人類不過是一直在製造新的問題, 舊的問題有沒有解決? 誰也不知道, 也或許不在乎, 因為新的問題總是被誇大地報導, 而人類總是健忘地一直在追求解決的方案, 而忘記了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美國, 就是這一個學派很明顯的追隨者. 總是創造新的科技來解決問題, 但同時也製造出新的問題.

人類有沒有必要去學習如何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 解決從未想像的問題? 這是一個好問題.

可是人類是不是更應該把心思放在解決現有的問題, 而不是拿一個會製造出更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來解決現有的問題?!

------------------------------------------------------------------------------

全球化最大的影響或許是在於競爭無遠弗屆, 問題是, 這個競爭出現的時機在哪裡? 在全球化. 企業可以全球化, 人? 可以嗎?! 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全球化? 跟中國, 印度的人才競爭叫做全球化? 如果分析一下這些人在做什麼, 就會了解到全球化的目標要訂就要訂高一點, 把矽谷當作是競爭對手, 把 Microsoft & Google 當作是競爭對手, 把 TOYOTA Mercedes BMW 當作是競爭對手, 把 SONY APPLE 當作是競爭對手, 這才是 [全球化競爭] 的本質, 永遠跟最好的競爭, 而不是找那種不痛不癢的對手競爭.


再來, 全球化真的實現了嗎? 這個問題一直在吵. 姑且不論, 就算是全球化已經形成並落實了, 在全球化的競爭中, 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創造利基, 而不是去 "提升競爭力", 一個對自己的優劣勢都不了解的國家, 民族, 人民, 企業來說, 光是講要提升競爭力, 是要提升什麼? 全民講英文? 這樣就能夠贏過中國? 贏過印度?

------------------------------------------------------------------------------

再來, 人, 有沒有必要競爭到這種程度? 還是只要 "安分守己"?

或許安分守己有點消極, 但是過度強調競爭, 不過是另一種迷思: 不競爭就會消失

問題是, 或許吧, 但是我今天競爭, 我只跟隔壁的麵攤老王競爭就好了, 我賣的麵比他好吃, 這樣子也就夠了, 為什麼我一定得去跟希爾頓大飯店的主廚比較誰煮的麵比較好吃呢? 我不過是個在市場賣麵的而已啊!!

這個例子好像是推翻我上面所說的, 但是其實不然. 人喔, 要了解自己是最困難的, 因為不了解自己, 才會一味地在 "競爭" 這上面迷失自我, 搞不清楚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所以才會進入一個自己都不行的領域中, 然後被淘汰, 結果還以為是自己競爭力不足, 然後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去補習, 學英文, 學軟硬體, 學... 結果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是那塊料. 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不是嗎?

今天看到一堆亂象, 不就是一群不知道自己應該在哪裡的人, 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導致這些亂象的產生? 考 18 分就可以上大學? 這位朋友如果去學技能, 或許發展藝術, 也許高歌一曲, 他可能會有全然不同的人生, 但是他今天執著要考大學, 就算進入大學, 他是那塊料嗎? 我不知道, 也許突然開竅, 也許就這樣畢業. 但是這錯誤的第一步, 對整個社會, 對國家, 對人民, 其實都有著無遠弗屆的影響.


如果每一個人都了解自己的極限, 知道自己的定位, 做自己該做的事, 在自己的位子上面把事情做到最好, 那也就夠了. 最大競爭的對手不是別人, 而是自己. 最大競爭的障礙不是別人, 而是自己.


六禍蒼龍最近闡述的 "真龍妙道", 其實就是在講 [安分守己] 這四個字. 教育最應該教的, 但是卻沒有教的, 不就是 [認識自己] 這堂課嗎?
人生?大哉問!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對全世界老師的意義:他們的優秀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這些學生中的精英,通常都會變成美國人。
在中國, 智商排名前 25% 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同樣的道理,在中國, 智商排名後 25% 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如果是呈現這樣的句子,不知道會讓人有什麼想法呢?
這種內容具有根本的問題,不是數據聳動就有意義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