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po的賣椅子的廣告文已經被丟到資源回收筒去了,
這篇只是回文...
請勿筆戰...感恩
挪威並不是北歐的設計重鎮,
瑞典才是...
且挪威人有很多都想移民去鄰國瑞典(有些人已經付諸實行了),
原因就是因為瑞典福利好...
另外,
瑞典的首富IKEA的老闆(搞不好也是北歐的首富),
他是瑞典人,
不過他公開XX(已消音)瑞典的高稅負,
目前他已經移民去瑞士定居了...
誰說北歐比較好的???
SAAB賣給GM,
VOLVO賣給FORD,
ERICSSON賣給SONY,
北歐真的比較好嗎???
有...瑞典的拖車頭SCANIA真的非常好,
這個沒話說~
目前中國大陸積極向瑞典學習,
希望不要只看到優點而忘了缺點才好...
瑞典不是在北歐嗎?
每次都只會po些無頭無尾的文章
而這些文章不是斷章取義就是扭曲事實
不過開版的在每篇文章最後都會有一個共通點.....
要告訴大家:
某個國家不錯!!
crazyhatch wrote:
然後您發這個文的用意...(恕刪)
你錯了
他不是要叫你討厭北歐
而是要叫你討厭...
101上面那六個英文字的地方!!
聽無 wrote:
ERICSSON賣給SONY,
你會不會想太多?
SONY最好是有辦法買的下電信設備龍頭大廠ERICSSON,
標準的以為台灣代表全世界的想法,
以相同為SE社的例子來說吧,
SQUARE在爆發財務危機之後,
被ENIX買了很多的持股,
所以合併後取名為SQUARE-ENIX,
而且ENIX強勢得很,
感覺SQUARE團隊根本就完全被取代掉了,
以外國人、日本人名字的"念法"+ SQUARE-ENIX的原則下,
我反而還以為是SONY被ERICSSON併購勒,
不過說實在的,
我比較希望AU或是SOFTBANK跟ERICSSON合作勒...
2019 SUZUKI VITARA 1.4S AllGrip
----------------------------------------------------------------------
經濟發達又社會平等,是人類社會的美夢,這點全球以丹麥最行,舉世稱羡,而丹麥所以最行,靠的是全球最高的所得稅率。但近年非僅許多國家不再艷羨丹麥,丹麥人還大量出走,在所得稅一直調降的英國,倫敦已有「丹麥街」之稱。今天的丹麥,勞力短缺,產業拉警報。
34歲的軟體工程師索倫森從哥本哈根一所商學院畢業,向全歐陸和中東的企業應徵工作,就是不理丹麥國內企業,他目前在法蘭克福上班,不再回顧早先的高稅歲月。國內企業求才,不時找到他頭上,有的他禮貌回絕,「有的我回都不回」。為什麼?
他30歲時,在國內年入10萬美元 (台幣323萬元),繳63%的稅,後來有機會轉到國外,最後落腳法蘭克福,事業順遂,每年繳給德國政府的稅不超過所得25%。
新一代算盤撥一撥 寧留國外
丹麥的年輕一輩率多如此。一家氣候控制科技公司的CEO簡森說,下一代丹麥人往往出國念書,英語流利,足跡遍見海外,國際化的程度很深,在海外就業的機會也多。
所得和所得稅之間的關係,他們算盤撥一撥,寧留國外。
丹麥是富裕國家,2006年經濟成長率3.5%,在西歐名列前茅,而且實質上全國充分就業。充分就業又叫完全就業、全民就業,指每個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但現在問題重重。總部在巴黎的「經濟合作/組織」預測,2009年起五年,丹麥經濟成長率將滑落到1%,主因就是人才短缺,癥結則是63%的邊際所得稅率。丹麥國內凡年入36萬丹幣(台幣228萬元)者,都適用這個稅率。
歐洲吹起降稅風 吸引就業人才
歐洲早已吹起降稅風,愛沙尼亞和斯洛伐克五年前開始,奧地利和德國跟進,大砍原來偏高的邊際稅率。倫敦更早自1980年代就降低高所得稅率,成為倫敦維持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要素。
索倫森選擇出走,人同此心。丹麥2005年勞動力萎縮1萬9000人,這是一個人口240萬的國家禁不起的慘重失血。
丹麥企業界通常和政治保持距離,現在紛紛投入選戰,希望改變現狀。哥本哈根金融服務界的Saxo銀行CEO克利斯登森即是一例。Saxo有150個重要員工在海外作業,因為他們不願在國內繳納重稅:從英國、瑞士到新加坡,稅率從19%到40% 不等,都沒有丹麥這麼嚇人。克利斯登森說:「高稅率是丹麥頭號問題,就這麼簡單。」政治還在談改革,丹麥年輕人用腳投票的步調更快了。
-----------------------------------------------------------------------------------------------
你真的認為高稅負的國家會有前途嗎???
當你有天被課40%以上的所得稅之後(敝人在下我很不幸的就是其中之一)...想必也會XX(已消音)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