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解決內科塞車:提高捷運發車頻率、大佳公園停車接駁&擁擠稅


此圖截自市政府簡報資料 http://www.dot.gov.taipei/public/Data/64291316371.pdf

重新整理一下:
方案一
提高文湖捷運發車頻率從80秒到60秒一班,根據新聞降低到72秒已是可行,另外再縮短12秒停車時間,具體作法:
1. 看到上圖,可發現南港展覽館往動物園列車很空,可提供4-8元票價優惠鼓勵大家去南港展覽館轉車。(優惠文湖線以西乘客,具體哪些站需要細算。)
2 利用U-bike,從特定點借U-bike,在特定尖峰時間騎到忠孝復興站,轉搭板南線的旅客(以出的站判斷,至於哪些站需要再研究),U-bike不用錢,還在捷運車資中減5元作為優惠。
3. 在忠孝復興站實行前下後上,即每一車廂的前門下車/後門上車,如此人流不交織,提高上下客效率。具體實施方法,可能捷運要派人員在大安和南京復興上車,到忠孝復興前宣導往後門移動,到站後擋住前門不讓人下車,讓旅客進前門出後門。可能需要6組*4人,尖峰時間連續1個月值勤,才能讓大家養成習慣。不過屆時恐怕會有一些小衝突,不知道捷運法有沒有規定政府可以強制做類似的事情?

如此,由於轉乘人數降低,文湖線南京復興站/忠孝復興站/大安站,可以每60秒發一列車。運量比80秒一列車,增加33%。

捷運運量增加後,並在大佳/迎風河濱公園設立停車場,用巴士接駁開車族進內科。

以上完成後,開徵擁擠稅,以擁擠稅支付上述的支出。只要10%車主轉搭捷運或公車、10%車主開去停車接駁、10%車主提早或延後到公司,降低30%車流足以解決塞車問題。

有錢後,也可補助增設各地直達內科公車。

不過,75列車要維持60秒一班連續1個小時不太夠,可能有些列車要在麟光站回頭。

列車停靠站時間:大安站與忠孝復興站約40~50秒。見 http://www.fgu.edu.tw/~94411002/TaipeiMRT/2-1.htm
假設忠孝復興停50秒,現在要降為38秒,扣除五秒無效時間,33/45=73.3%,光是加開班次就可以將每班列車轉乘降為75%,所以沒有問題。未來增加的旅客可能把增班的效果又吃掉,所以要上述方法,假設方法1可疏散15%、方法2有5%、方法3有10%效果,加起來有30%效果,縮短停車時間12秒看起來沒有問題。

「北捷中運量運輸處副處長曾朝暉說,文湖線每日約搭載廿二萬人次通勤族,每天約九萬五千人次在捷運忠孝復興站轉乘。(105年1月)」看到這個數字有點嚇掉,43%的人都在忠孝復興站轉乘,所以只要去掉這個瓶頸,就可大幅增加運量。
-----------------------------------------------------

方案二

舊木柵線區域電力設施不足,全部12站個車站僅有六座動力變電站,文湖線新設12個車站有動力變電站11座,供電穩定度好很多。因此舊木柵線區域要把班距縮到72秒以下,恐怕供電有疑慮,新線部份則問題不大。可採以下方案:
全程車仍維持80秒/列,2班全程車、1班區間車順序發車。區間車行駛區域為南港展覽館-南京復興。
因此:忠孝復興(含)以南維持80秒/列,南京復興(含)以北提高為53.3秒/列。
3號線去南京復興轉、5號線去南港展覽館轉(文湖線以西乘客可考慮提供優惠)、信義/中和線在大安轉、淡水/新蘆線在轉公車,忠孝復興留給原來轉乘乘客。
http://data.but.tw/map/map.png 見軌道配置圖,南京復興-忠孝復興間有橫渡線可回頭。
屆時75列車將不敷使用,可添購六車廂列車用於行駛區間車,只要改裝中山國中、南京復興兩個車站配合六車廂。

內湖捷運早鳥優惠聽說是六月要推,那就是下個月了,都沒有消息,優惠及時段都不清楚。個人是覺得這件事滿stupid。
比起早鳥優惠,倒不如提供優惠讓大家去南港展覽館轉車。在南港展覽館月台及通道設刷卡機,只要在文湖線以西上車的旅客刷個卡,在限定時間出西湖和港墘站的旅客都可得到優惠。多花個10分鐘,但是賺到舒適和優惠,應該比早鳥提早1個小時以上到公司有吸引力吧。當然經費叫全民買單是不合理的,最好是請內科廠商贊助。(如果覺得刷卡麻煩,刷卡機太貴,那可以用進出站時間判別。)

汽車停車轉運同方案一。

----------------------------------------------------

龐巴迪新型列車規格,6車廂單向可運送五萬三千多人,幾乎和高運量差不多了。


----------------------------------------------------
機車停車接駁:
例如台北教育大學有一塊空地(明水路/北安路附近),拿來當停車場接駁應該不錯。目前內科機車族要收20元停車費,應該有機會讓他們停過來,不過汽車可能要配合擁擠稅,才有車子來停。

----------------------------------------------------
汽車停車接駁:
如果要實施擁擠稅,基隆河另一側的大佳/迎風河濱公園可以作為接駁停車場,捷運其實有經過這邊,做個簡易站接駁。大佳/迎風共有100萬平方公尺,拿個百分之幾就可停個幾千台車,動線好好規劃一下,加上巡迴接駁巴士到簡易站,內科塞車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想了想,簡易站應該可行,因為這一段有一逃生井(請用衛星模式看)。依據逃生井的位置,把結構做下去,想起來應該是可行的。(潛盾隧道兩側有逃生步道,大直橋東側往松山機場雷達站方向有一個通風井,如上述地圖。)由於人數不多,可以逃生步道作為月台,逃生梯加裝一座電動手扶梯即可。假設有3000人利用,分散到一小時的45班,等於一班只需載66人,等同於捷運列車八個門各進入8個人而已。

如果要讓一般民眾停車,換捷運進台北市;當松山機場的替代停車場;提供公園遊客搭乘。則需要重新規劃。

這個實施的機會不大,提出來大家腦力激盪一下。
其實簡單一點,還是巴士接駁進內科就好了。
2016-05-13 21:21 發佈

jerry1103 wrote:
內湖捷運早鳥優惠聽...(恕刪)


早上由展覽館站開車時都是滿載的

班次也密集

所以真的是人潮很多

1、為何它可以加掛車箱加長,可是卻不做?做不到?

2、當時木柵線應該規劃高運量的,是不是內湖和木柵早期人潮不多的原因?
可是後來卻又規劃內科,那內湖這段興建時應該就要改變成高運量才對,把木柵那段打掉重蓋。
zola wrote:
早上由展覽館站開車時都是滿載的
班次也密集
所以真的是人潮很多..(恕刪)


謝謝您寶貴的資訊。

所以現在兩端各可在一個小時運2萬多人進內科,1個小時4萬多人。但是小弟算過內科的兩個站加起來,坐捷運進內科的人大概就3萬人,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有2萬多人都在8點半到9點之間進去,其他時段就只進去幾千人。

如果是這樣,也很容易解決,就不必提供優惠了,大家自然會去找路。

新解法:
內湖段行駛6車廂,40秒發一班車,半小時運送27,000人(詳細計算寫在原文),加上市區運來的1萬多人,半小時運4萬人。比原來多運1萬多人,還不夠就要敲掉重建。

個人疑問:我們以前在竹科內科都是彈性上班,坐捷運的人都是些不能彈性上班的人嗎?總機不能彈性上班,但他們肯定是早早到。真是不解。
zola wrote:
早上由展覽館站開車...(恕刪)


在您的寶貴資訊後,小弟覺得已經把問題解掉了。請參看原文。

在南港-大直之間加開區間車,大佳/迎風公園設立簡易捷運站接駁開車族,市立教育大學空地接駁機車族,對尖峰時間開車進內科的車子開徵擁擠稅以因應前述之建設經費。

當然有一些修法的問題、建設時交通維護等。不過基本上我覺得問題不大。
還是難解吧
jerry1103 wrote:
內湖捷運早鳥優惠聽...(恕刪)
如果怕區間車容易發生追撞等危險,也可考慮僅縮短班距,例如60秒發一班車。
因為提供誘因讓大家去南港換車,忠孝復興擁擠度下降,車次又增加,代表每班車在三大站(南京復興站忠孝復興站大安站)上下車的旅客會變少,可以將停車時間由50秒縮短為38秒,原先可達成的72秒-12秒,發車時間就可縮短為60秒。(也可在中山國中站-南京復興站-忠孝復興站-大安站-科技大樓站之間開接駁公車,捷運轉接駁公車、或接駁公車轉捷運,不僅公車不用錢,還可退8元。至於象山-板南-松山線之間的轉運,大部分乘客會選在中和新蘆線轉。)
原文中的簡易站也不需設立,直接接駁入內科。

台灣搞開發!沒在總量管制
只想到房價!

jerry1103 wrote:
內湖捷運早鳥優惠聽...(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謝謝您寶貴的資訊.    
tomychan wrote: 去你的!到內湖上班,...(恕刪)



其怪誒,這種問題不能談嗎?


一定要罵人嗎? 還是說你根本想紅?
再多蓋幾條捷運不就行了
日本同樣的路線都可以蓋兩三條地鐵了
台灣不行??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