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討論]這樣的客訴你會如何處理?



早上call center 打電話進來, 說是有客訴, 內容大致如下:

客戶買了我們的產品, 在手冊中的配件清單裡有一項:
皮套

我們送的是絨質的簡易皮套, 但客戶卻認為"皮套"一詞,
就應該是皮製的, 堅持要我們補一個真正的皮套給他, 否
則要去消基會告我們.

call center 也盡力跟客戶解釋, 我們送的是絨質的簡易皮套,
但客戶仍無法接受, 所以要我決定怎麼回覆.

天人交戰了3分鐘, 有兩方面的想法:
補一個皮套給客戶 -> 但這將開了不好的示範, 日後出貨都要送所謂的真皮皮套.
堅持不補 -> 建議客戶, 無法接受我門的解釋, 只有請他退貨.

從這件事我也學到一個教訓: 手冊及廣告的用字, 一定要謹慎!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類的的例子, 比方說一台NB是擺在跑車上做廣告,
上面一定會有一行註解或聲明:

本照片中跑車為搭配之背景, 並非為活動之配件或贈品.

否則, 又會有客訴說:

我買NB怎麼沒送跑車啊? 你們廣告上的照片都是這樣拍的啊! 小心我告你!!
2004-11-08 14: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客訴

matika wrote:
從這件事我也學到一個教訓: 手冊及廣告的用字, 一定要謹慎!

是啊~如果是我選我會送一個皮套換一個經驗,很多情形下不應該將客戶當成找麻煩的,我都是當成客戶在教我如何將事情給作到最好,換個角度想也許兩方都會很愉快唷!!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chiang wrote:


matika wrote:

從這件事我也學到一個教訓: 手冊及廣告的用字, 一定要謹慎!


是啊~如果是我選我會送一個皮套換一個經驗,很多情形下不應該將客戶當成找麻煩的,我都是當成客戶在教我如何將事情給作到最好,換個角度想也許兩方都會很愉快唷!!


Dear 蔣大,

我並不是把客戶當成找麻煩的.

今天如果是我們少放了東西, 我不會說第二句話, 立刻補送.

但是今天不是這樣, 而是對配件文字說明的分歧.

我已經解釋過, 皮套 = 絨布材質皮套, 他無法接受, 那我也無法強迫他.

但是, 我也無法真的送他一個真皮皮套, 一則, 這不是產品少配件, 再者,
已經進貨的經銷銷商也要比照嗎? 幾個月前買的幾千個消費者怎麼辦呢?
對他們就公平嗎?

就事論事, 冒犯勿怪~
建議下次出貨前修改一下說明書
雖然"千錯萬錯絕對不是客人錯"
但是"太陽餅裡面也沒有太陽"
我倒認為不該補給客戶這個所謂的皮套 , 因為我認為 :
其它的客戶知道後 , 會陸續的向貴公司索取皮套 . 想必貴公司當時的定價應該是絨質皮套而不是真皮皮套 , 將會造成貴公司的成本負擔 .
但如果有很多的客戶都反應這個問題時 , 就代表貴公司在表達上或許真有了一些讓人瑕想的空間 , 才會造成客戶的誤解 .
貓的建議:合成皮皮套.
這樣不管是在消費者還是在消保官之前,都比絨布套子來的有說服力.

建議比照泡麵盒子:
內容僅供調理參考
停權計數:3次

奧斯卡 wrote:
建議下次出貨前修改一下說明書

雖然"千錯萬錯絕對不是客人錯"

但是"太陽餅裡面也沒有太陽"


有滴...新機的說明書用字會更小心...thanx!
客服(克服)就是這樣, 客人的要求合不合理是其次, 能包君滿意就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站在個人立場, 沒掛他電話就不錯了.但今天您是代表著公司, 就算不能雙贏好歹也得讓他.

大家都會說 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到底怎麼做才能證明你的比別人好?
或許那一個小小的皮套將會是讓你的service拉開跟對手的的距離.

有些小故事提到Sales可以為了客人多跑好幾個地方只是為了不讓對方敗性而歸, 而這也不在所謂的工作範圍內.

一個皮套就當作是他找出說明書語病的代價吧.


wazup wrote:
客服(克服)就是這樣, 客人的要求合不合理是其次, 能包君滿意就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站在個人立場, 沒掛他電話就不錯了.但今天您是代表著公司, 就算不能雙贏好歹也得讓他.



大家都會說 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到底怎麼做才能證明你的比別人好?

或許那一個小小的皮套將會是讓你的service拉開跟對手的的距離.



有些小故事提到Sales可以為了客人多跑好幾個地方只是為了不讓對方敗性而歸, 而這也不在所謂的工作範圍內.


讓客戶滿意, 一直都是客服的最高宗旨.

但是這是目標, 現實是, 我們必需做全盤考量, 否則call center 也不必問我了,
盡管送就是.

首先我們要想, 能送當然顧客最滿意, 但是除了成本考量外, 對其他消費者及
經銷商是否公平? 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同意, 消費者的再教育也一大環節.

總不能廠商進步到跟北美一樣 (無條件退貨), 但消費者的觀念還留在大陸級澳客的程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