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我開始從事酪農業之-台灣的鮮乳安全嗎

4/14日更新
乳牛吃什麼草,用什麼藥--

台灣的乳牛,因為養在亞熱帶的關係,天生的環境就不適合溫帶的乳牛,但是為了乳品自給自足(除了賺錢外,是不是當時的時空背景也有為了國民健康的考慮尚未找到文獻佐證),所以台灣開始養了。
乳牛也是要生產後才有奶,跟人一樣,奶量就跟食物有很大的關係,需要吸收食物的營養來轉換成奶,所以人也要吃月子餐跟多喝魚湯來發奶。

一般來講,乳牛的主食大概是苜蓿草、百慕達草、燕麥小麥等、這是要裡面的乾物質,另外還會添加玉米粉、黃豆粉、黃豆殼、玉米酒粕來補充營養,再添加小蘇打、礦鹽、另外有些會加亞麻子等來調整體質,這部分就很像人吃的健康食品,再來就是加脂肪粉來提高乳脂,再加些自來水來讓牛更順嘴,所以有沒有發現,目前為止都是原料而已,沒有化學加工食品,比人吃的健康。

這些草料,也不是隨便加加隨便弄弄就可以了,酪農要的是什麼?就是牛隻健康,產乳量高,所以每個吃的東西比率都要調對,而且要依照不同的牛群狀況來去調整,舉例來說,懷孕的牛跟生產的牛跟快沒乳的牛吃的就不一樣了。不然的話,你就等個看你的牛營養不均衡,整天生病不產奶了,不然就死給你看,酪農就哭了。

但是廠商都會來推銷一些添加劑,例如鈣、微量元素...等等,有沒有發現,跟直銷再賣東西給你一樣,基本上都唬爛說為了讓牛更健康,但是,只要你把牛照顧好,營養均衡,沒有人會亂加一通的,為什麼???營養的東西....就是....貴.....。再解釋重點一次,營養均衡最重要。

再來,講到藥的問題
大家不要被誤導,會打很多什麼亂七八糟針之類的東西。首先,人類為什麼懷孕的媽媽不能亂吃藥,餵乳的媽媽也不能亂吃?就是因為藥會殘留到乳裡面去嗎,牛也一樣的。每個大廠品管都很嚴,逐車藥檢,一有問題整車退,乳車是一個酪農一個酪農集合收的,出問題假設酪農交3噸那要賠其他沒問題的假設20噸,就是6、70萬,哪個敢亂用藥。所以有生病用藥的牛乳都是不交的,就是怕賠死。
而且,藥也要錢好嗎,基本上草還是比藥便宜的。
當然不可否認的,台灣地區的乳牛比國外不好養,生病的多,所以用藥治療的也多,這是環境的限制,但是安全上基本上是無虞的。
講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上次被退奶的時候,老闆的臉都黑了。

繼續休息。。。


-----------------------------------------------------------------------------------------------------

沒想到,人生走到一個階段之後,轉了一個大彎,開始從事酪農業了。我承認,除了薪資之外,最吸引我的就是工作環境了。
不需要跟人勾心鬥角,不用每天在噪音及汙染中生活,感覺生命就此重新開始活了起來。
新行業新挑戰,所以我決定以一個新人的觀點開始為各位介紹這個產業。

一開始就是以訛傳訛已久的議題----台灣的鮮乳是怎麼一回事。

第一個題目:鮮乳的味道
首先,要先了解,生乳的收購價是由一個叫『評議委員會』的機構決定的,每個酪農都根據這個標準交乳然後計價。
標準基本上分為乳脂率,無脂固形物(這是主要鮮乳營養來源),體細胞數(分級標準使用),生菌數(超標就不用說了,烙賽的奶工廠不收)。
然後前兩個會有標準,價格不一樣,有一個對照表,乳脂率多少,固形物多少價格就是多少,大家都不用恢,所以,酪農當然盡量提高這兩個關鍵了,乳脂越高就越濃醇香。
然後依照體細胞有區分為ABCD級奶,我知道大廠都是收A、B級奶,其中A級作鮮乳,B級奶大部分都做保久乳調味乳去了,當然有些廠B級奶收不夠,也會直接用A級奶做。大廠C、D級就不收了,我知道有些地區性的會收來做奶,所以不要聽到產量少、限量就凍不鳥。然後基本上調味乳都是BCD級的奶了。
味道;
老實講,自從上個星期繳交的生乳被退貨後,我發現我真的可以分辨得出來鮮乳的風味。
乳脂高的,體細胞低的,就是濃濃香香的。
一但體細胞過高或者有一點細菌孳生,鮮奶馬上出現豆青味,就很像豆漿生的味道,青青的,這時還是合格的奶喔,只是風味跑掉了。
然後,加熱的方式及溫度也會影響味道,鮮奶只要殺菌,然後要保持這個味道,所以大廠投資設備不是在投資假的,自己用電鍋煮得跟直接加熱殺菌的,永遠味道都不一樣。
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就是勻化,簡單講就是把脂肪打散打小,讓你的口感比較好。

另外我想為政府說一下話,雖然大家平常沒事就在罵各單位,但是其實政府機關還是有在做事啦,在鮮奶這關把關的也很嚴謹,三不五時就來檢查一下,所以我們酪農在養牛交乳也很小心。鮮乳加工廠也是,法規限制得緊緊的,然後整天在檢查,實在也很認真好嗎。

另外,有一個小秘訣,敢在鮮乳上標示A級的,就一定是A級,沒有標示的,就有可能是B級。

先休息一下


2016-04-13 22:23 發佈

青銅器物 wrote:
上個星期繳交的生乳被退貨後


天天喝終於有窗口可以慢慢問了,
感謝分享,
請問是被那大廠退貨?
退貨原因是什麼?
造成退貨的真因又是什麼呢?

青銅器物 wrote:
沒想到,人生走到一...(恕刪)


看過一部戲劇叫長不大的爸爸
裡面有提到台灣的環境其實不適合乳牛生長
所以在台灣的乳牛不比國外健康
用藥的劑量也比較重
先撇開牛乳的品質不談
台灣的牛奶真的有健康嗎
青銅器物 wrote:
沒想到,人生走到一個...(恕刪)
註記一下,很專業的牛奶知識文,日後有疑問再請教。
青銅器物 wrote:
沒想到,人生走到一個...(恕刪)

我記得01某板友也是酪農,ID好像是「一輩子最愛是妳」⋯
不妨交流一下心得
退貨是因為加工大廠第一關試喝時有風味異常,直接整車10頓退回。把關超嚴謹的。
所以就GG了
是的,台灣高溫的確不適合乳牛生長,所以要盡量營造舒適的環境,例如風扇及噴水降溫等。
乳牛養不好的話乳量也會低,也就賺不到錢了。

青銅器物 wrote:
沒想到,人生走到一...(恕刪)



現身說法~

讚~

比起先前一些為反對而反對的..............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如果a地方的鮮乳+b地方的鮮乳

鮮乳+鮮乳算鮮乳嗎?

青銅器物 wrote:
沒想到,人生走到一...(恕刪)


對這話題有興趣,標註一下
人生難免鬼遮眼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