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已刪除

已刪除
2016-02-21 22:55 發佈
既然這是轉貼的文章,所以我不是針對樓主。

文中提到的瑞典人均所得根本不切實際。

2013年蓋洛普調查,瑞典的家庭中等收入是每年USD$50514;換算台幣1百66萬年收入。

但是這個是只有看的到卻吃不到的收入。

瑞典有全世界前幾名的所得稅率,中等收入的稅率是約48%。所以1百66萬扣掉萬萬稅後實領86萬台幣。

然後出門買東西,再繳25%的商品加值稅。

扣掉加值稅後,實際可花在日常消費的收入變成69萬台幣,換算月薪約5萬8台幣;這是一整個家庭的收入。

1千4的椅子,其實並不是那麼輕鬆買。



但話說回來我認同作者的主旨。台灣人應該要多注重精神層面的生活,而不是一味追求金錢,等有了錢之後卻仍然生活在毫無品味的環境,像台北那個可笑的猴燈。
完全認同..不過我覺得這需要時間養成。歐洲所謂的文化氛圍也不是一日達到的,但一旦變成主流價值觀,就比較容易一代傳一代。只能說...這是種真正的奢侈吧,只有在一般大眾生活水準到了一定程度後才有可能全面的大幅提升
「隨便」這樣的心態已經根深蒂固台灣民眾之心....
隨便久了也就成了一種文化...當然說是隨便...也包含一種節儉的心態
在下我今年3X歲,對於美學也很要求
家母6X好幾,對於家中碗筷能用就用,破一個角無所謂繼續用...
簡單講,能用沒壞幹嘛換?
這就是上一輩或上上一輩想法...
我也很想改善這樣觀念
可是看見身旁差不多年紀總是為了多賺一點錢,也可以隨便就好...能用就好...
生活美學.....在台灣.....
看看我們招牌文化,很多也不是上一輩造成....
大環境假如沒有太大改變
吃都吃不飽,
美學這種東西就現況很難扎根在廣大人民心中
但我還是希望台灣人能多份美感...

我是覺得年輕人越來越少機會坐到這種

鼓式的椅子,我覺得很可惜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入境隨俗。沒有文化就是臺灣文化。與那一輩人無關。一種文化的養成,需要觀眾的累積。
我家更慘...家人有屯物的症狀

20年以上的被胎捨不得丟就算經常過敏發作也一樣....健康的價值遠高於過敏發作吧....

還有一堆用不完的塑膠袋....就算規劃空間給他們使用他們還是選擇放在客廳桌上地上....

一磅的塑膠袋我知道在50元以下...毫無經濟效益

玩具0802 wrote:
<此篇分享文稍長,...(恕刪)


歐洲

去念過書 沒想像的那麼優啦

玩具0802 wrote:
<此篇分享文稍長,...(恕刪)


有沒有突然覺得好棒棒~




玩具0802 wrote:
<此篇分享文稍長,...(恕刪)


說到品味和生活上的選擇...小弟分享一則!!昨日小故事

小弟的小小孩滿愛玩具汽車的!! 近日在百貨公司看上一款可以變機器人 又可以變汽車的玩具...非波麗..另一款


但..一台手機高度的機器人...要價375...實在是很貴..!! 超級貴!! ..還好小小孩並未吵鬧..所以小弟我並沒有買下去

昨日..在菜市場 竟然看到同款一模一樣的..(字不一樣)...也可以變身機器人和汽車...才150..(還可以殺價

當下就買了兩台回家孝敬兒子....質感雖然沒有 百貨 的好...但功能一樣..小小孩也不會因為"質感"不同 而拒絕.....

所以在選擇上...小弟寧可選擇低價..玩爛也不心疼的玩具給小孩子玩..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