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從證照說起,有人說『三流的國家賣產品,二流的國家賣專利,一流的國家賣規範』。
台灣的產品要賣到歐、美國家年要花多少錢取得他們的認證 。 再又如英語認證TOEFL、TOEIC等每年從台灣海撈了多少錢。教育部規定大專院校須規定學生畢業門檻,各校標準不一,最低225(天阿!那是國中2.5年級的程度)、最高700都有,anyway沒過沒關係,還有開後門『補救教學』,套句某教育部官員的名言『只要會呼吸,就會及格』。再來就是各種專業能力認證,如一般軟體或專業軟體認證,在教育部、學校、還有各種組織或企業推波助瀾下。為了績效與發證單位合作開辦各種輔導班,高通過比率是一定要的,否則老師沒績效,發證單位沒摳摳賺(因為太嚴格.,誰要考,就像我開的選修課)。有些國際證照,請不要問我那是甚麼東東,上課兩天就考照,5分鐘內答完所有題目, 上課講師說“凍欸”,留幾題一小時後再答,不然認證單位會懷疑。
再者,高職也要績效,現在高職考丙級 ,通過率如果低於大學聯招錄取率,老師一定被校長叫去夾卵蛋, 至於乙級 ,當然要低一些,否則太『難看』, 所以繼學歷無用之後,未來證照也無用了嗎? 有時看到教育部和報章大幅宣揚,一個高職還沒畢業就擁有十幾張證照,就想要“捉兔子”。 常跟學生說你在學校拿的丙級證照請當壁紙,因為你怎麼拿到的,大家心知肚明,至於乙級,嘿!嘿!嘿!。
又如每年的國際技能競賽無不震天嘎響的宣傳我們的成績如何又如何(其他各種奧林匹亞天文地理比賽亦復如此),幾個特種部隊就能證明我們是強人、強種、又強國。十幾年技專院校開始搞“發明”,作為學校評鑑績效,從此,國際發明獎滿天飛舞,為發明而發明,那些金、銀牌好像是稱重的,現在連高中,國中也搞,仿間就有不良補習班招攬生意,1,20萬元給你個獎.,what the fuck(為了升學加分),說實在的,根據美國統計100個發明,只有10個可能商業化,1個可能賺錢,台灣咧?真希望有人能告訴我,那些國際技能競賽、奧林匹亞競賽,德、美、日等國家是怎麼看待的。
自從『暢通高職升學管道』、『高職教育革新』,發現高職教育就龜租害了了,試問高工三年級的實習課有幾個學校沒有真自習(準備統測)假實習,尤其是所謂的明星高工,當高工強調升學(看很多高工外牆上宣傳看板),就知道一切攏是假。到現在了解到技職教育定位不明、學用落差,所以來個『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技職再造一、二期已投入205億,技職再造三期每年再投入至少40億。希望不要像熱力學『不可逆過程』時不我予了。
話說回來,
技職要真正的證照,那就是將學生『丟到工廠讓老師父幹譙三年六個月』。
這個社會,只要『坐著做事的』 瞧不起『站著做事的』,『吹冷氣的』瞧不起『沒吹冷氣的』,那就永遠改不了
李冠宗 wrote:
就從證照說起,有人...(恕刪)
那誰會看得起躺著做事的?
某些證照是有用處的,因為政府規定,所以會有租照行情,但也就要相對擔責任。
證照不是現在未來沒用,在過去絕大多數也沒用,其實政府可以使它有用,只是政府不為也。
至於世界技能檢定比賽,除了私辦的那種,大部份還是很有用的,一些世界金牌回來都是中科中研院在用,廿年前我以前傳產公司就在挖這些金牌,還沒入職就直接發四萬的零用金,這樣挖人,通常都只是在學或剛畢業身份,廿歲左右而已,所以以個人前途並不是一文不值,當然也是我們公司的行業需求。
那時我同事手上有十幾張乙級證,要公司加個200,公司還不願意看不起。

只是電視上不太會報理工業界的台灣之光,只會報文藝,所以被台灣絕大多數人看無。
我砲故我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