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這一兩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找一些熱血老師來教自閉症孩子,希望讓更多的自閉症孩子受到滋養。


這是一個很多人不願意談起的問題, 我不能直覺得說台灣的特教資源夠不夠好不好?! 我只是覺得五六歲之後就選擇這條路到了20歲, 感覺好像 生命中好像少了某些東西就是......針對自閉症孩子,

如果父母親認為安全安心使他成長的必要元素, 那這篇文章你可以關掉馬上不要看。

我想台灣特殊教育的資源來最欠缺的就是社會連結在一塊, 尤其針對自閉症孩子, 在特殊教育的範疇中智障跟他障礙的孩子通常都能夠得到基礎的連結, 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反差就在這一塊, (他的輔具是一個人), 在特教資源再會沒有辦法一個老師專門在服侍在這位小朋友。

我想這也是台灣未來20年後發生最嚴重的問題, 以當今家長協會的安置18歲到40歲的自閉症人數, 或是送到機構或所謂日間作業所小作所等等, 我想選擇特教這條路未來真的得進疪護工場,( 社會觀感跟引領期待值).

這也是孩子將近5歲一位職能巡迴老師進到母心幼稚園跟我開口最忠懇第一句話....... 選擇疪護工場

我選擇了謝謝

當然現在不是抵毀台灣的特殊教育體制, 只是有感台灣特殊教育體制並沒有了辦法讓身心障礙的孩子翻轉過來, 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有如愚公移山, 當然我號召這些熱血老師, 也有相同的理念想翻轉孩子的未來, 這不是想抗衡的教育體制
, 而是翻轉翻轉孩子的命運與未來!

一位自閉症父親祖綸爸拙筆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特教班給與自閉症的孩子欠缺的什麼?!(Autism文創誌業)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2015-11-15 12:24 發佈

eric_hsu8 wrote:
這一兩年來我花了很...(恕刪)

有錢什麼都好辦!
現在學校特教資源將他們規類為智障再教用那一套方式,可是自閉要用他能理解與接受的方式來教導,可是學校沒這一區塊也沒如此認為。家長真要當自強不能讓他們長大了成為一個無能之人。 分享基隆星兒家長 鄭巧巧

(同時也是未來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eric_hsu8 wrote:
現在學校特教資源將...(恕刪)

樓主您的文章段落有點亂,用字有誤,讀起來有點難懂,不知樓主您的訴求是?
學校特教將教育智能障礙那套用來教自閉症?兩者的差異頗大,"專業"的特教老師應該不至於分不出來,且,用的方法不對,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問題!
特教學生對於老師的需求很高,不只是自閉症,很多都需要一對一,問題是,政府撥下來的教育經費很有限,加上"常常用在不對的地方",所以...有需求,可能還是尋求私人機構(個人經驗,無奈...)
太久沒有在Mobile01發文章已經有點笨拙

謝謝大大的回文,沒錯這是....,兩個十八九歲啟智學校畢業個自閉症孩子,一位在家中待了一年多,另一位在安置中,我很了解孩子重度的困境,不了解社會能夠照顧多久(有一天双親終老)

其實對我的10歲中重孩子來說,您認為要依循特殊教育走,還是激發孩子的潛在能力,普通加資源
融入群體中,當然父母要花很多心血跟時間。

其實我常常看到自閉症的孩子在廁所前就脫褲子,然而這不是小朋友,而是大孩子。

遇到這個情況很難責怪是學校的問題,還是家庭的問題 還是孩子的問題。

很高興到大大關心這個議題,如果你對自閉症想要更了解可寫信給我,同時也給與寶貴的意見。



感謝
人的一生當中,應該學習找到自己,
切勿以己之念,硬得要加諸於他人。

問題是,自己很容易說服自己,他人服從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
謝謝,莫忘初衷,這也是每家庭與個人需要自省的

eric_hsu8 wrote:
這一兩年來我花了很...(恕刪)


一般自閉症都伴隨情緒障礙,且對不熟悉的環境,很難融入,往往須要預先告知,所以很難有工作機會.

現實社會的私人工作很難有(也許也不可能有) IEP 規範,既使有怎樣執行.

以前我上班的公司是選擇肢體障礙的人士進公司.
身心障礙的個別化差異化就很大,尤其是能夠訓練行為模式跟未來需要終養也會差異相當大,未來就是國家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像我們這樣子的家庭如果不起身來做,未來有些家庭無能為力時,也可能是社會的問題或是街上的遊民。
身心障礙者,應該說,他們只是不同於所謂的"常人",所以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環境,可惜的是,國家教育對於這些特殊朋友還是很忽視,只會處理那些容易被監督的硬體設備(無障礙設施),卻不去處理最重要、最需要也最迫切的軟體部分(教育,長照...),現在學校的分散式特殊班基本上就只是應付性質,師生比超過一比十以上,幾乎和普通班比例快要差不多了,加上常常有很多額外的雜務,像是鑑定這部分,不是該給更專業的(醫生..)去認定嗎?特教老師的專業在教育,應該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這部分!!
有些人對於自閉症還是存在著誤解,自閉症有輕重不同程度,能給予不同的教育和訓練,以前看過國外的一個例子,一位女性高階主管,本身是高功能自閉症,她能認知自身的狀況,學習如何去面對,在自閉症最大的溝通問題上,她利用事前的自我訓練,預想和人應對的方式,記憶下來,所以在工作上,不管是同事或客戶都獲得肯定,當然,這也還是需要另一方對於自閉症有正確的認知!!
國內對於一般人在認識身心障礙者這塊,同樣流於表面,不僅學生,連老師也是,多年前的溝通經驗,讓我很挫折,這些年偶而關心,得到的答案同樣是沒有甚麼太大的差異!!
自閉症的情緒障礙,應該是來自於溝通,如果你老是和一個講不通的人互動,相信你遲早也會出現障礙,這就是自閉症者的感覺(他講的,對方老是聽不懂)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