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9)我家的小孩參加國中數理資優班考試請問~國中學術性向數理資優學生鑑定,這讓孩子去考,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和後續的幫助嗎?==> 如果小孩本身程度很好,可以去考看看自己跟頂尖的人差異如何,給小孩體驗自己的程度如何原本我家的小孩有點傲氣,沒去補習班上課,成績一直是班上或社區附近都是第一第二的以為自己很行,去參加考試後,考出來的成續大約落在錄取名額內的中間之後就沒那麼嬌傲也比較謙虛了,回到家也會自己主動看書寫功課對於數理方面的問題也更加努力去學習,不過有時會給我出功課問我要怎麼解如果小孩本身程度一般,有沒有考上沒什麼差異,就當作提早體驗升學考試的經驗
可以讓孩子去試試我的孩子也是沒有補習小學成績還算可以但他自認為,自己很行!!!考出來成績不理想沒有通過拿到成績單後他應該頗受打擊還沒開學就要我趕快買參考書開學後很自動自發的讀書現在一年級下學期了班上有三個數理資優班的同學成績出來也沒有比他好所以在入學前先讓孩子去試試看自己的程度在哪裡也是不錯的!!
僅以二十多年前的資訊分享:1. 高中入學管道之中有“資優班”,早期僅有數理資優一項。報考資格為:學校推薦/參加資優測驗或科展獲獎。2. 高中入學數理成績優異者,再辦理一次校內篩選。數理資優班老師誘導學生加深加廣數理學習,並且經常有專題探討研究。高中生(沒有限制資格)可以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資優生培育計畫。獲選者可以利用假日至中研院或大學上課。心得:1. 必須是真的資優,假性資優生硬擠進去會搞到拒絕學習甚至感到人生乏味。2. 必須能自主學習,以免學校課業和進修課程兩邊都搆不著。3. 必須能承受更大的壓力--“資優生怎麼... ...?”。
pug888kimo wrote:請問~國中學術性向數...(恕刪) 基本上,上課隨便聽聽,回家隨便念念,就能考第一名的,肯定是某程度的資優,可以藉由測驗知道資優到什麼地步,看是要跳級呢,還是要額外給些特殊的教育,將來去奧林匹亞拿牌。我覺得國人對跳級過於保守,事實上有許多資優生,十二年國教可以少兩年就搞定。如果覺得孩子真的很聰明可以拼跳級,省下那一兩年的時間,可以花在後面人生中的地方讓自己出去走走,或是搞個雙學士或雙碩士之類的。
kopin0720 wrote:基本上,上課隨便聽...(恕刪) 先到終點線的才是冠軍。起步早未必將來成就高。尤其許多家長,出於虛榮心,硬推小朋友跳級,卻讓子女錯失了寶貴的童年。台灣的奧林匹亞競賽的優勝者,絕大多數都沒有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不過當成醫學院的終南捷徑罷了。
simonsu8879576 wrote:先到終點線的才是冠軍...(恕刪) 跳級不太能硬推,台灣觀念太保守,九年或十二年國教設計的是通則,對資質好的縮短一下沒什麼,身邊幾個四五十歲,小時候跳過級的都說值得。
pug888kimo wrote:請問~國中學術性向...(恕刪) 沒有必要去考.這不是30幾年前的國中學生分班考試.教育部不准這樣.這些考過學生會打散不會編成同一班.也就編班時排某些特定座號.讓老師有個底這些學生對數理程度好點.考得也簡單不會太難(對國小有用功學生而言).其實國中資優評鑑第一關是縣級國中數學奧林匹亞(或叫做數學能力競賽).學校派你參加代表你在該校數學夠TOP.只要能參加其實就可以叫資優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