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阿里山茶葉 現在的情況是怎樣?

是不是不道地了阿??


有沒有什麼八卦可以爆一下的??
2015-09-03 0:29 發佈
台灣只有兩成使用自己茶八成都是進口,這是政府的數據,但是台灣商家九成都說自己是台灣茶,只有一成的人老實。。。我最近也看到大禹嶺的雪烏龍出問題

marineshoop wrote:
台灣只有兩成使用自己茶八成都是進口,這是政府的數據,但是台灣商家九成都說自己是台灣茶,只有一成的人老實。。。我最近也看到大禹嶺的雪烏龍出問題

商家?

你如果去高山產茶區,會發現這幾年氣候變遷,大部分都在減產

如果是春茶冬茶,大多數茶農自產自銷都不夠了,如果是你,會打6折賣給茶販、商家嗎?
難怪台灣的茶越來越難喝了, 泡起來都是怪味道,我過去幾年都喝日本茶了,至少味道始終如一
天氣異變台灣茶一年不如一年,地小沒辦法休耕土壤漸漸貧乏也是原因之一,好的茶葉亦走外銷較能賣好價格,使得台灣人喝不到好台灣茶了!

齊爾-D-01 wrote:
是不是不道地了阿?...(恕刪)

去FB可以找到阿里山茶農,中烘培的一斤一千八還不錯,想要買更好喝的不好找,有的話,歡迎推薦給我。
那對岸來台旅行的人士買不完的茶是?

台灣本島種植的茶?

還是

台灣從國外進口來包裝賣給對岸旅客的台灣茶?
幹話黨功德滿天飛
阿里山產茶的還是不少
賣茶的看很多條件,大都會光租金這些成本就遠高於茶葉本身了
不管那個山頭,海拔高低和成本與產出次數有關
一千海拔的一年大約四至五產,春和冬品質比較好,剩下的對茶農來說隨便賣了,高海拔的除了本身成本相對高外,一年三產甚至只有兩產,光產地買價格就比較高
阿里山如果在都會區買到一斤兩千內的春或冬,以我的看法是不知道要賺啥東西,產地成本就不少了,賣家在都會區的租金、管銷、人力、……,純的春或冬哪來的利潤來維持基本生活,這還是所謂產量夠大的所謂平茶,好品質的就更別說了

茶葉自己喝不出來的就先從品質有一定水準,品種比較便宜的開始
基本上高單價的品質不一定好,旦非常便宜的肯定沒好貨
有判斷能力再買高單價的,不然大多會當冤大頭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齊爾-D-01 wrote:
是不是不道地了阿?...(恕刪)


阿里山農家都是道地的
不過從來沒賣給團體陸客!
嘿嘿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