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出處
最近關於教育部的課綱問題,各方爭得沸沸揚揚
這一篇關於韓國古代面對歷史的文章與現在台灣面對的情況很有「雷同性」
文章其中一段:
1765年,在中國旅遊的朝鮮人洪大容(1731-1783)的例子說明了這種歷史性的「尷尬」與
「特別」,洪大容的中國友人希望能夠知道一些朝鮮歷史,因此希望洪大容提供類似《一本
就通朝鮮史》的書籍。令我們感到訝異的是,洪大容對此毫無概念,甚至覺得朝鮮並沒有專
門介紹朝鮮歷史的書籍。在一封他寫給清朝人的書信中,他是這麼說的:「我朝鮮國崇信儒
學,著述很多,但是讀書人窮盡一輩子力氣的,都是中國的文獻;至於朝鮮自己的歷史,大
部分都不太談,可以說是關心遠的勝過近的。經你這麼一問,我才發現這情況,有點訝異。」
(東俗崇信儒學,著述多門,但士子沒齒從事,惟矻矻於中華文獻,而東史典故,多闕不講
,騖遠忽近,殊為詫異。)
朝鮮在明朝時都是以中國為宗主,朝鮮讀書人要念中國的書,念歷史都是研究中國的歷史
韓劇「大長今」裡要查疾病文獻都是翻中國的醫書,在那個時代以中國為主是很正常的事
(這跟台灣戒嚴時期完全一樣)
但兩三百年後的現在,以中國為宗主的韓國人,一個也沒有
認為「本國歷史」就該是「中國史」的韓國人,也一個都沒有
aowo wrote:全文出處
最近關於教育部的課綱問題,各方爭得沸沸揚揚
這一篇關於韓國古代面對歷史的文章與現在台灣面對的情況很有「雷同性」
文章其中一段:
1765年,在中國旅遊的朝鮮人洪大容(1731-1783)的例子說明了這種歷史性的「尷尬」與
「特別」,洪大容的中國友人希望能夠知道一些朝鮮歷史,因此希望洪大容提供類似《一本
就通朝鮮史》的書籍。令我們感到訝異的是,洪大容對此毫無概念,甚至覺得朝鮮並沒有專
門介紹朝鮮歷史的書籍。在一封他寫給清朝人的書信中,他是這麼說的:「我朝鮮國崇信儒
學,著述很多,但是讀書人窮盡一輩子力氣的,都是中國的文獻;至於朝鮮自己的歷史,大
部分都不太談,可以說是關心遠的勝過近的。經你這麼一問,我才發現這情況,有點訝異。」
(東俗崇信儒學,著述多門,但士子沒齒從事,惟矻矻於中華文獻,而東史典故,多闕不講
,騖遠忽近,殊為詫異。)
朝鮮在明朝時都是以中國為宗主,朝鮮讀書人要念中國的書,念歷史都是研究中國的歷史
韓劇「大長今」裡要查疾病文獻都是翻中國的醫書,在那個時代以中國為主是很正常的事
(這跟台灣戒嚴時期完全一樣)
但兩三百年後的現在,以中國為宗主的韓國人,一個也沒有
認為「本國歷史」就該是「中國史」的韓國人,也一個都沒有
哪裡雷同了

這是教改的後遺症嗎?

再次看了一下你註冊的日期,應該也不算晚了,推論應該也是『教改』前的吧?

所以,大概跟教改沒什麼關係了,那....跟誰有關呢?

aowo wrote:
但兩三百年後的現在,以中國為宗主的韓國人,一個也沒有
認為「本國歷史」就該是「中國史」的韓國人,也一個都沒有...(恕刪)
從來不曾同文同種的國家當然不會自認為是中國人或者是中華的一部份;
同樣從來不曾同文同種,很多台灣人覺得自己是日本人。

大家常常拿美國英國為例子,可以去讀一下美國史....要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不是嘴吧講講就好。
最重要的是台灣島上的民族問題一直存在....
到時候澎湖國、蘭嶼國、綠島國、中央山脈國、天龍國....哈哈!
世界地圖上會多很多找不到的國。
我用600D寫日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