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日據時代與日治時代與日本時代

諸位好
小弟虛度30餘年光陰
沒有強烈政治立場
但是這個問題在我的心頭已經小疑惑了幾年

我阿公是澎湖人
不過十幾歲就到高雄工作
阿罵在我出生前就往生了

我外公是河南人
年紀比我阿公還大得多
國民黨來台時我外公已經不小了

坦白說從小和外公比較親
所以我不太會說閩南語
再說阿公阿罵沒有很早生下爸爸
所以我和阿公年齡差距大, 和外公更大
印象中都沒甚麼聽老一輩講古的記憶

我只記得我阿公說的比較中性
我阿公都用閩南語講"日本時代"
我外公當然是講日據時代
但是日據時代我外公當然根本不在台灣
所以外公幾乎不會提到日據時代

從小家裡不管哪邊父執姑姨要馬說日據時代
不然就是閩南語"日本時代"
沒有人在講日治時代的

我也不曉得哪時候開始大家都講日治時代的

說真的以我對歷史小粗淺的認知
在甲午戰爭後
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看到這裡
日本並非用武力攻陷台灣

但是割讓給日本之後
台灣不論哪個族群都有人不服要給日本統治
每個族群都有起義反日

那麼講日治時代
這個用語 到底那些早期反日的古人
是用甚麼眼光去看待呢?
講中性一點的日本時代會不會比較沒爭議呢?

順便說一下外公
外公遠在日本侵略之後就離開老家沒回去過
直到開放兩岸探親為止
有讀過高中
後來在南京應徵軍中文職
故事就只有這一點點
遷台後在軍中服務, 肝病提早退休
ps我外公早早肝病還活過80歲...也蠻厲害的
但是具體的年份和詳細的故事
我們從來不知道
連我媽都不是很清楚
2015-06-07 13: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日本

iwasafool wrote:
諸位好
小弟虛度30...(恕刪)

日治時期是最近改的

好像是教科書一律這麼稱呼的
日治與日據時代是國語學術上的用語,
日本時代是閩南語用語。

至於日治與日據那一個比較精確,
這就是學術爭議所在。

支持日治的理由:
台灣是依據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

支持日據的理由:
馬關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日據反映了台灣被殖民的事實。

所以關鍵點在於「馬關條約」,
1)台灣被割讓的合法性
2)台灣被殖民的真實現象

我個人的認知,

日據時代 有一點日本人強行佔領之意,

日治時代 則是中性用法 ,好像日本的統治合理又合法,

個人認為 應該日據時期比較恰當...

01小十字 wrote:
日治時期是最近改的

好像是教科書一律這麼稱呼的...(恕刪)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指出:「日據」不是研究者自發的用語,而是經過官方「矯正」的用語。「日治」的用法在戰後初期即已出現,但在1951年11月15日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發出公文(臺灣省新聞處代電,中華民國四十年十一月十五日,事由:為日據臺灣五十年光復後俗稱「日治時期」有矯正必要應稱為「日據時期」特電轉請查照),公文中表示「甲午戰爭我國戰敗,遂為日本佔據,我乃喪失主權,此係侵略行為武力佔領之所致,如稱此時期為日治時期,不特有眛於日本過去對華之侵略行為,抑且易使臺省同胞泯滅其固有之國家民族意識,實有矯正之必要。」為由,通令「全省各報社、通訊社、雜誌社」一律「改用日據」。在解嚴後逐漸改回日治,實際上只是恢復原有的俗稱。

日本並非用武力攻陷台灣?

乙未戰爭呢?
美國有好幾個州也建國後打來的

但會有法律上跟貨幣上的差別待遇嗎?

pingyingtu wrote: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恕刪)

剛剛去爬維基,,裡面有講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果然日治時代這詞彙是很早期就有了
但是實在忍不住覺得這詞彙很有認同日本統治的感覺
到底這樣應該如何看待早期的抗日先人?

我還是情願講日本時代...
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看了一下資料好像是,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
有些人認為當時確實是被日本統治那就是日治
反日人士認為日本強行佔據台灣所以是日據
後來國民政府來台就認為是日據
民進黨上台後推廣用日治
不過實務上兩種都使用也都接受
立場不同解讀也不同
還好現在有網路找訊息方便,什麼都可以看
現在小孩子不用像幾十年前我讀小學一樣被教科書刻意灌輸一些思想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