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開車時聽中廣的趙少康時間,其與前新聞局長楊永明一搭一唱的又再批評台灣人不關心國際事務、電視台的國際新聞太少。
長久以來靠評論國際事務吃飯的名嘴、網路上的高知識份子、甚至對岸的中國民眾,總愛恥笑台灣沒國際新聞、民眾沒有國際觀。
但我一直想不透,到底要國人知道哪些才算有國際觀? 而電視台又要加重哪方面的國際新聞才OK?
解析各國的大選結果、政權局勢? 這應該是政府高層的工作
知道各國的重大治安事件、天災人禍? 只能提醒自己真要去那旅遊需小心點,可以的話捐些錢幫忙
了解各國間又簽了哪些協議及同盟? 這是政府高層的工作
清楚各國的人文風土、經濟狀況? 哇~原來那裡好像還不錯玩,或許也可以去那工作
知悉國際大廠間的商業合作、原物料走勢? 這是老闆要緊張的事
很多時候,基層的民眾知道這些國際人、事、物又能如何,只是泡茶時多個閒聊話題罷了,但國內的就聊不完了,還是說講國際的才會覺得比較有水準?
對於能透過國際新聞解讀哪有商機,這畢竟是少數人,並還要有籌碼才能吃到餅,這更是難上加難,且等到你看新聞報導才發現商機,這基本上應該已太晚沒你位置了。
在我看來,有錢有閒時能出國走走,知道吳哥窟是在越南、紐西蘭的原住民是毛利人、大蘋果紐約是在美國的東岸,這樣就算有基本的國際觀了
也或許因為我不是高材生,所以想得太淺了,那就煩請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