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傳說中的打包帶

在幾年前就有耳聞China有包紙的打包帶
不是用來打包紙類產品的意思哦
是打包帶的材料加了紙

今天到朋友公司剛好有看到
還請朋友拿臺灣做的打包帶來比較看看
朋友順便拿了不同年份的Made in China打包帶
排在一起看,真的是有進步呢
從最初的沒加料(圖d)
然後再來偷偷的開始混料不均(圖e)
到現在包的像夾心酥一般 ^^" (圖g)
不過耐拉強度還是跟Made in Taiwan的不能比就是了
貨從貨櫃卸下來
已經斷了一堆打包帶丟在一旁...

[分享]傳說中的打包帶
年份舊->新 d->e->f->h->g

[分享]傳說中的打包帶
把打包帶縱向對折,啪~漏餡了 >O<

這該說是複合材料的科技進步呢?
還是偷工減料的功夫越來越厲害?
2007-10-24 19: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傳說中的打包帶
非也,那是對岸新上市的情趣用品

用來捆人的!!!!
我看不到火車文跟飛機文了耶,萬歲!!
原來品質還是有差,
難怪最近打包, 都覺得好像不是很牢靠,
看來要多比較囉!
Blog: http://cedrictaiwan.blogspot.com/
如果是要從偷工減料的方向來看,實在是很不合邏輯, 成本反而更高

打包帶是用押出成型的. 生產線是直線狀. 以押出機的構造來說, PP經由螺桿加熱混煉, 由模頭變成長條狀, 先進入冷水槽定型, 再進入熱水槽加熱, 經由拉伸滾輪延伸後捲曲成捆狀

押出機的設計是24小時大量生產不停機的. 尤其打包帶又是很普遍的產品, 生產量很大. 一開機下去就源源不絕一直有產品出來, 每小時產出驚人

如果要中間夾紙進去, 模頭的設計就完全不同, 要呈90度直角狀的L型.也就是要更改生產線,以電線的生產方式來配置押出機. 工廠設計當初,生產線已經安排成直線狀, 要改變成L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工事太大. 除非一開始購買機器之前就設計成要擺L型. 這唯有另外建置一間新廠房才會合乎經濟效益

再來, 電線中間要夾入銅線. 銅線買來時是一捲一捲的, 長度不可能無限長.一捲用完要接上另一捲新的下去. 這中間就會有斷掉. 同樣的, 紙買來也是一捲一捲的, 打包帶中間要夾紙進去, 勢必一捲紙用完還要接一捲新的紙, 中間又會斷


傳統的打包帶生產線, 根本不會中斷的. 機器一開完全全自動化, 刻意要夾紙進去,反而經常造成生產中斷, 這成本太高了

PP確實在伊拉克戰爭後漲非常多. 但是為了原料漲價,來把舊機器放棄,另買新機器來更改廠房配置,這好像怎麼算都不太划算. 如果想要節省成本, 就是走上用舊料來生產一途. 現在的資源回收業規模日益龐大, PP回收舊料市場發展很快,要買PP舊料不難. 萬萬沒有中間夾紙進去想用來節省料錢之理

講句現實點的, 紙不見得會比塑膠便宜. 這幾年紙漿狂漲, 工業用紙的價格很高了, 去買紙來塞進去節省塑膠,可能買紙的錢比買塑膠原料更貴. 更別說生產上的不方便

PET的打包帶市場佔有率有上升很多. 寶特瓶的回收量很驚人, 產出的廢PET膠粒非常多. 但是廢料絕不能拿來生產寶特瓶,因為寶特瓶都是裝飲料要喝進肚子裡的,不可以用舊料做瓶子. 廢PET除了做為填充玩具內部的人造纖維棉外,最大的去處就是PET打包帶了. 將來PET打包帶應該會取代PP打包帶的
挖!! 真是詳細的分析.小弟收穫良多.
所以這種打包帶. 中間混別的材料(不一定是紙)反而成本更高
不論填充的是什麼. 至少這目的應該不是省成本囉?

會不會是這樣容易分解. 為了環保的原因呢?
crab69 wrote:
如果是要從偷工減料的...(恕刪)


多謝精彩詳細的解說
對材料方面 小弟可說是完全的外行
單就當天看捆工搬運貨物時的狀況
貨物重量約20~23kg左右
若太出力拉打包帶提起貨物時
g材質的打包帶是很容易斷裂的(斷裂處為不規則鋸齒狀)

照片中abc三種打包帶
試過打包在30kg的貨物再用力提起是沒問題
故如以材料或製作進步的觀點來看是不成立的

若以"環保"觀點來看
如果中間加入的是回收料的混合材質
那也算是有做到資源回收的再利用了

至於為何這樣的材質能做成"內軟外脆"的可口模樣
改天有機會去大陸的工廠參訪時
找時間去生產打包帶的工廠跟他們討教一番後,再回來向各位報告 ^^"
我會提到環保. 是因為想到以前在美國購物. 拿到的塑膠袋都比台灣的難用
又薄. 又容易破. 整個就是匪夷所思的爛!(台灣的塑膠袋就好用很多)
但是後來有人說明. 這種是"可分解"的塑膠袋. 比較環保(當然也有些不方便的缺點)

幾年後. 有次發現家裡當初的這些美國塑膠袋. 就真的"碎"掉了
我才知道這種塑膠袋還真的是可以分解咧~
所以我就想到. 說不定這真的是為了"可分解". 當然強度上就不理想~
不過...MIC...我倒是沒這麼有信心說他真的是為了環保~
小弟第一眼就感覺它像小時候吃的古早味零食,
柑仔店賣的一種扁扁平平、長條形的餅乾(就像這打包帶的形狀),
吃起來軔軔的不太好咬(像是餅乾開封後放很久的軔性),
時常會黏在嘴巴的上顎!

不好意思,
離題了~

依照樓主提供的照片

保守估計 :
該打包帶添加 PP 粉料 + 回收料 的比例 大於 50%

另外
市售的塑膠袋是 PE ( 聚乙烯 Polyethylene ) 材質 , 有再細分 HDPE LDPE LLDPE 等等類別

與樓主的照片中的 PP ( 聚丙烯 Ploypropylene ) 打包帶 材質不同 .


站在物盡其用的立場 , 讓塑膠袋等塑膠製品自然分解(裂解) , 對全球的能源消耗並無助益
在國外的大學實驗室已經有人將廢棄的塑膠製品重新還原成乙(丙)烯或燃料油後再利用
目前也有人將此技術商品化
但卡在回收成本的問題 , 導致該還原後的燃料油比市售油還貴

此瓶頸只能運用公共政策來規範方可解 ..

打包帶降低成本的方法是(PP原料)加滑石粉(類似屝子粉的材質)成本很低 把中心塑膠管加厚即可
不用加紙 紙比較貴
照片中 台灣的產品的原料(PP)比較純 所以拉力比較好 顏色比較鮮豔
厚度比較薄 所以成本高 當然台灣也是有回收料生產還佔大宗 黑色管心就是
大陸的除了藍色那條外 ,全部都是回收料(舊料)當然拉力比較差 色澤較暗沉
會裂開那條是瑕疵品(沒品管)原料不是(PP)攙到別種原料就是機器溫度設定錯誤
所以品質不良沒軔性容易裂開
PP的溶點很低(200多度)所以自動打包機加熱不用很高 打包機的成本也較低
大家考慮成本下 所以PP打包帶不容易被淘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