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廠商是如何訂定食品的有效期限?

今天買了幾罐維力炸醬罐,有趣的是同公司出產的炸醬罐的有效期限
有的是三年,有的是一年半,真搞不懂廠商是如何計算產品的保存有效期限的?
比如新開發的產品,廠商不可能讓東西擺著,靠時間來驗證這產品最佳保存的期限是多久
是不是有快速的檢驗方法呢?


2007-10-13 16: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食品廠商 食品
台灣我是不知道怎樣算的.不過印象中好像是有明文的規定.
但是在印尼.有效期真的只是參考.用的原料不少都是工業原料.
基本上螞蟻都不會去吃.有效期限只是個動作.純良心的動作.
不知是不是加入酸腐空氣以加速測得保存日期?
覺得保存期限如果訂的太短,會使到期未售出量增多導致增加成本
訂的太長,商品出問題吃壞肚子商譽受損連帶賠償問題
像鮮奶有時候還沒到期就覺得有股酸味!


tpda wrote:
不知是不是加入酸腐空...(恕刪)



每一種食物的保存期限都不太一樣,

但是以存放溫度測試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



或是拿鮮奶為例...

如果鮮奶在60度可以存放60分鐘,

再者30度可以存放120分鐘,

那麼15度就可以存放240分鐘了....

不過鮮奶這樣放早就臭酸了...
在下敝人我,正好是學食品的,
雖然不是頂尖用功,
但是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食品工業中,確實有標準的的加速實驗程序,可以推算出食品的可能保存期限是多久的。

但像
「像鮮奶有時候還沒到期就覺得有股酸味!」這一類的問題
有時候不只是保存期限訂立上的問題,而是在於產品運送、保存等控管的問題比較大,
這樣說好了,鮮奶在運送跟儲藏的過程都必須維持全程一定溫度的冷藏,
但有些賣場的溫度管理做得不好,讓鮮奶儲藏的溫度產生不當的波動,這樣子東西就會容易壞。



咦?!不會吧,我正好在5樓耶
我身邊的男人好像都有點怕我… 不過話又說回來,好像每個人都有點怕我 :$

miel wrote:
有時候不只是保存期限訂立上的問題,而是在於產品運送、保存等控管的問題比較大,

生鮮食品的確是這樣,因為不能加熱殺菌,所以只能靠溫度控管了。基本上溫度上上下下的東西容易本身產生變化,不是只有細菌的問題。例如布丁、果凍,溫度一變化,馬上就生水了。其實裡面沒有細菌腐壞的問題哟,但是賣相就不佳了。貨是冷凍水餃黏成一團、冰淇淋變的很硬,這都是在溫度控制上出了問題。
至於乾製品,如奶粉、咖啡粉等等,則是看它氧化的程度,因為水活性低的東西,基本上長細菌、黴菌的機會少一些(除非污染或受潮),反而是本身脂肪氧化變成怪味的機會大些。
食品科學其實還蠻多內容的,大概是吃的多、生產的多,所以各種方法就多了。
好吃,所以好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