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的2萬GDP是真的嗎?

英國經濟學人寫台灣2萬1千多GDP,4萬2千PPP,我媽說這些GDP都是台商在國外灌業績進來的
那麼 台灣實際GDP到底多少,跟馬來西亞一樣等級??(馬來西亞:11700gdp,泰國gdp竟然比馬來西亞低)

另外為何有些國家PPP比GDP還低(比如澳洲6萬gdp,4萬ppp),台灣卻是高這麼多(物價低,很會消費?台灣人不是喊著物價很高嘛)
2014-12-12 14: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GDP
do100 wrote:
英國經濟學人寫台灣2萬1千多GDP,4萬2千PPP,我媽說這些GDP都是台商在國外灌業績進來的
那麼 台灣實際GDP到底多少,跟馬來西亞一樣等級??(馬來西亞:11700gdp,泰國gdp竟然比馬來西亞低)

另外為何有些國家PPP比GDP還低(比如澳洲6萬gdp,4萬ppp),台灣卻是高這麼多(物價低,很會消費?台灣人不是喊著物價很高嘛)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不包含海外所得。每個國家在對GDP的算法也會隨時間改變。

如果用今天的匯率1USD=NTD$31.28來算,USD21k=NTD$656,800。大約是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勞力,利息,股利,房租等等總和)NTD$55k。大約是不錯的。

PPP=Purchase Price Parity=同質購買力。台灣PPP=USD$42k是指在台灣消費USD21k可以享受到與在美國消費42k同等的享受。表示台灣物美價廉。在澳洲必須花費USD$60k才能夠有同樣享受。這與很多人指出澳洲物價是台灣三倍的說法大致相符。

台灣除去房價(新房一般列入,但中古屋一般不列入GDP計算),其實生活支出算低。以昨天新聞為例,同樣的肉體,在台灣只要NTD七萬,在香港女王就索價十萬。如果銷售成功,就意味台灣七萬PPP香港十萬。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其變寧唯一紀、二紀,
do100 wrote:
英國經濟學人寫台灣2萬1千多GDP,4萬2千PPP,我媽說這些GDP都是台商在國外灌業績進來的
那麼 台灣實際GDP到底多少,跟馬來西亞一樣等級??(馬來西亞:11700gdp,泰國gdp竟然比馬來西亞低)

另外為何有些國家PPP比GDP還低(比如澳洲6萬gdp,4萬ppp),台灣卻是高這麼多(物價低,很會消費?台灣人不是喊著物價很高嘛)

我只記得我去 澳洲 吃 炸雞排堡 的時候

是很大沒錯啦 ... 啊就 ... 我們的 炸雞排 加 上下麵包 加 一葉生菜 而已

我記得是 7.9 吧 ... 就單點唷 ... 要乘 22 @@

台灣喔,這個價格,要加炸薯條、要加 飲料 ( 店內可續杯 ) 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dukkha wrote: GDP=Gross Domestic ...(恕刪)


受教了,用時事來解釋GDP及PPP, 真是清楚明暸
亞洲四小龍:

新加坡 50000

香港 37000

南韓 25000

台灣 22000

dukkha wrote:
在台灣同樣的肉體,在台灣只要NTD七萬,在香港女王就索價十萬


真是令人欣慰啊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看看這個報導吧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90136

"主計處過去GDP計算方式,是採與央行相同的「現金制」編算基礎,企業在海外獲利得實際匯回才算數,但二○○五年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計入台灣的GDP。簡單來說,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淨匯入(毛利)都可算入。這部分已是近幾年來官方美化經濟成長的魔幻數字。"

賺的錢沒有匯回來卻列入GDP,你覺得是真的還是假的?
這次去新加坡玩

看到當地物價

就知道台灣經濟輸很多

而且新加坡的社會住宅 真的是政府 為新加坡人著想的德政

想炒房 財團想都別想

要來新加坡投資 就給林北投資在 真正可以促進經濟活洛的實質項目




台灣啊 唉~ 比新加坡大那麼多 房地政策做得那麼差

還有前官員批評人家是 "鼻屎大的國家" 還是個外交部長

此人還在台灣混 真是丟人
受僱員工薪資中位數才有意義
GDP只是亂炒房地產和海外工廠灌水的金額
台灣的GDP有部份是大陸勞工貢獻的。
在hTC剛開始崩盤時,台灣經濟下滑,
財經官員就點名雪紅姐要出來負責。

~
衰退嚴重 短期難彈升
財政部官員透露,主要是宏達電對美出口出現遽減所致。
~

台灣的經濟命脈是3C慘業,
3C慘業有90%在大陸生產,
傳統製造業有50%在大陸生產,
除了台積電等禁止出走外,
大型工廠大部份走光了。

目前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
研發設計部份在台灣,部份在大陸。

台灣工廠關閉,勞工失業,
勞工沒有錢消費,
店家沒有生意,
惡性循環下,
台灣經濟就不好。

所以馬政府上台後,
發放消費券就是這個道理,
以刺激內需。
~
原本付給台灣作業員、勞工的薪資,
轉付給大陸工廠的勞工,
勞工拿到薪水,在當地消費,
經濟繁榮,也是這個道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