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七年級前段生的,對拜神祭祖都不是很熱衷,但也不排斥,
但家裡長輩(爺爺奶奶)都是非常虔誠,每天早晚都上香,初一十五,
逢年過節,都要祭拜,我想問六年級、七年級生成家的大大們,
會有這麼熱衷於拜拜嗎?
kkray wrote:
小弟我七年級前段生的,對拜神祭祖都不是很熱衷,但也不排斥,
但家裡長輩(爺爺奶奶)都是非常虔誠,每天早晚都上香,初一十五,
逢年過節,都要祭拜,我想問六年級、七年級生成家的大大們,
會有這麼熱衷於拜拜嗎?
「祭祖」其實是孝道及親情的表現與延伸,不止在先人生前時孝順奉養,
就連死後也以同樣的孝心來供奉與敬拜,這不止是慎終追遠,更是懂得
知恩、報恩的一種表現,報答親恩、報答先人的養育之恩,希望先人在
另一個世界也能過得幸福快樂,是很好的傳統美德~
「拜神」這除了是個人的宗教信仰與心靈寄託之外,也是懂得知恩、感恩、
報恩的一種表現,「敬神如神在」,會虔誠敬拜神明的人,通常都不太會
去做大惡之事,因為心中有神,會促使自己往向善止惡的方向走,對於淨化
及穩定社會人心,其實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兩者,只要不是太誇張、太入迷,其實都是值得鼓勵與效法的好事~
最重要的是,「孝順」是一切善的根源,「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若沒有
盡到孝順父母、奉養父母、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本分,那麼,就算這個人
拜盡天底下一切神佛,也是枉然,神佛是不會保佑不孝之人,也因此才有
「不孝父母,敬神無用」這句俗語,相反的,若是一個人非常孝順父母,
克盡孝道,就算他沒有去拜神敬佛,天底下的一切神佛也會搶著來保佑他,
就算他本來命運不好,也會逐漸改變命運,一切災禍也會逐漸遠離他,
也因此才有「孝感動天」這句俗語出現~
現在社會人心會這麼混亂,世道衰微,就是因為太多人不把「孝道」當一回
事,若世上人人皆注重「孝道」,那他必定不敢隨意為惡、作亂,因為他
心中有父母,心中有孝道,知道為惡、作亂會使父母蒙羞,會讓父母被人
指指點點而一輩子抬不起頭來,這是大大的不孝,孝順的人必然不肯讓父母
蒙受這樣大的羞辱與痛苦,也就會止惡向善,社會人心也就因此能得到安定
與淨化~
cowboytwn wrote:
再過一百年,相信台灣依舊有神明繞境、大批人潮鑽轎底求平安。
還有八家將、三太子、童乩、收驚、財神廟的行業。
你看隔壁棟都還有人問刺5條經文禁忌的問題(這裡,還法力刺青咧!)
就知道,拜神在亞洲地區不會斷


我個人認為,拜神這回事,信,但不迷信,超科學的事,誰也說不準!
至於祭祖問題,那誠如樓上所說,[孝道]的成分很大,
從祭祖的過程中讓小輩了解孝的意義,其實也不錯!
家裡的神祖牌
父親有三兄弟,祖先的牌位是在家裡
所以父親有交代早晚要拜(父親是斯巴達式教育所以沒有說NO的理由

通常早上是父親拜
下午是我拜,因為我下課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都我在拜
出社會後就交接給我弟弟了
基本上都沒有斷過,除非是家族旅遊要外出好幾天這樣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父親會跟祖先交代一聲
還有聯考當天也一定是會被父母抓去拜一下才出門
包含出國也是
久了其實也習慣習慣了,沒拜反而會怪怪的
也沒拜什麼,就早晚三炷香,天公、神明、祖先
後來不景氣後就改成各一炷
這東西如同其他大大講的信著恆信,心誠則靈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次神明的香爐發爐
結果.........
那星期家裡就發生小火災,好在母親在家,沒釀成大禍
你想想為什麼世界那麼廣,人種都不一樣...偏偏信仰以及對鬼神精靈的敬畏到處可見? 這種事,除非自己親身體驗否則很難用說的來說服人。我只能說我自己的體驗讓嘴硬的我也不得不信服。
祭祖是重家庭倫理的展現,以及對先人的思念,這沒什麼不好。
拜神這要看個人因緣。平常人感覺求神保佑就是要保平安、得富貴,沒平安沒富貴就不靈。這跟世間法官一樣,法官看你知錯後悔還有救可以重罪輕判,不過絕不可能重罪不判。犯殺人大罪輕判輕頂多就是無期徒刑,還怨法官不靈沒放人那大概這種人也沒法救了。
正神雖然有好生之德、但也公正無私,這也是正神之所以被世人尊敬的地方。你可以拜或不拜,只要不要去汙衊你沒看過的神明就好。看不到不代表沒有,也不代表不知道。別像我要親身受教才學乖。
kkray wrote:
小弟我七年級前段生的...(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