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許多抱怨台灣道路品質的發文,仍有一些疑問

之前看了許多抱怨台灣道路品質的發文,仍有一些疑問
柏油厚度:怎麼沒有要加厚柏油厚度啊?
柏油強度:怎麼沒有要去增加摻雜碎石的比例,去增加柏油路面的支撐程度?
施作工法:網路上都有很多日本舖馬路施工作法了吧?
2014-05-03 6:01 發佈
熟能生巧.巧能生技.技能生偷

就是會~正常舖馬路施工作法~

才會悟出~如何偷料馬路施工作法~

馬路施工.其次

重點是.水管.電管.瓦斯管.水溝.是不會一次完工

每次東挖西補丁的..才是令人生氣!
路要平,真正的解決之道是"共同管道"


內政部營建署
台北市捷運施工初期,挖斷電信、瓦斯等民生管線及挖路填土堵塞交通等問題紛紛出現,引發廣大民怨,甚至驚動高層。
政府為了解決此一問題,乃於民國78年由台北市長率團赴日取經,受到日本「共同溝--一勞永逸免挖道路」觀念的影響,
同年台北市長乃於第30次捷運晨報中裁示:「…捷運路網與共同管溝共構原則通過…至於共同管溝設置辦法由工務局負責研訂…」,
更於 79.7.17 台北市政府第570次市政會議通過:於工務局新工處下設共同管道科
行政院於 80.2.15 核准正式營運,至此,共同管道工程在台灣邁入新的紀元。
同時,內政部營建署著手積極研擬相關法令條文,高雄市政府亦成立管線科,配合辦理共同管道相關業務

民國89年6月14日共同管道法公佈實施,隨之共同管道施行細則及其他相關子法亦相繼發布,
而共同管道工程設計標準也於92年5月9日經內政部法規會審核通過,
至此共同管道工程在台灣已完全立足。又為積極推動共同管道,

台北市及內政部分別於民國81及82年先行籌措設置25億元共同管道建設基金,
供推動共同管道工程之用。
現階段可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只要各級政府首長有決心及魄力推動
共同管道建設在台灣蓬勃發展指日可期。


也就是說
有辦法解決卻不積極解決
有設置法令規章卻不執行
十幾年前或許實行難度還沒那麼大
時至今日要執行變成難度太高要再審慎評估

之前鄉民有分享柏油路公會的老大是誰
知道是誰後,你就知道為什麼路會舖不平
應該說誰敢舖成像日本這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