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當,我們要和別人「溝通」前,當然是要先『表達』,
表達的方式有很多,我發現,這些天以來,用台語最能夠『表達』繃張的情緒,
光是我聽到的"台語成語"就多到笑到肚子痛,想說,分享給各位也輕鬆一下下:
首先,咱來學習一下「口條」的等級:
#1 講:音類似"港",有點聊天的意思
#2 說:音類似"涮",比聊天稍微嚴肅一點點
#3 爭:音類似"擠",不對盤了,有爭執了
#4 嚷:音類似"

#5 累:音類似"累",這應該是需要有一定的肺活量
#6 譙:音類似"

#7 斥:音類似"臭",操
以上,一個人可以完成,二個人也可以完成,多人連線也行。
我是不忍族群撕裂的,所以,我的等級都排不上去,我都是淪為被"虧"比較多
只是,虧都白虧了,反正只要不停止這話題,到後來肯定都是搓桿拉攪在一起了。
這些天以來,不得不佩服三、四年級的老學長,
罵人都不用髒字,直接烙台語成語,笑死人了,整理如下。
> 歹瓜厚籽,歹查某厚言語: 這句真的好毒。
> 吃乎肥肥,裝乎錘錘,裝乎水水,等領薪水: 我媽每天都醬來轟炸
> 自己面沒肉,怨嘆人大卡稱: 大卡稱聽了會高興嗎
> 臭耳郎,嫌番話: 耳朵長茸了啦
> 人牽嘸行,鬼牽溜溜走: 我媽怕我被鬼牽牽去
> 歹師公,去督到好年冬: 所以說,我媽也認為督到鬼了嘛
> 乞丐趕廟公: 這句話沒什麼,問題是後面接一句"客兄變老公",笑死我了~~
> 一頓久久,二頓相堵: 這是我媽對下一代的"交代"
> 時到時擔當,沒米再來煮寒吉湯: 寒吉湯? 我還草莓霜淇淋咧
> 七分錢分兩半 --- 不三不四:哈哈哈,我還以為是不搭不七
> 沒人緣又擱臭乞食酸(腥): 別對號入座
> 不會使船嫌溪彎:這句話沒什麼,原句是:不會泅水嫌淡淡大粒,笑死我了~~
> 雞嘴變鴨嘴:詞窮了嗎?
> 圓仔炒麵線 --- 勾勾纏:我媽用這道暗黑料理來形容白狼進攻遭遇王世堅的畫面
> 扛轎不扛轎,管新娘放尿: 我媽怕我去偷看新娘子尿尿的意思嗎
> 抹生子,先取命: 先立法再審查! 先立法再審查! 先立法再審查!
> 你看我浮浮,我看你霧霧:這句話稍微文雅,通俗一點就是一個裝屎的,一個射尿的!
> 愛死,免驚沒有鬼通好做: 我媽每天都醬碎碎唸。
> 好好的米,去飼到臭頭雞: 別對號入座
> 人若未照天理,天就未照甲子: 是說台北三十度玉山下雪的怪異現象嗎?
日子還是要過,同志仍需努力. 留得青山在,最差回來把雞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