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因為對臺灣感興趣,所以在臺灣的論壇潛水的時間還比較多。就接觸到了嘴炮這個詞語。嘴炮當然不是僅限於臺灣有,大陸更多,可能是你們想像不到的多,言辭會更偏激,慰問祖宗十八代的言辭也會讓你覺得氣憤。
我畢竟只是個23歲的大四學生,閱歷也比淺,而且我的思維可能比較怪,我就按照我想說的寫一點好了。
嘴炮一般都會出現在論壇,bbs這些地方,當然你現實生活中也不能嘴炮,還是要客客氣氣和人家交流。看了那麼多嘴炮,其實我覺得嘴炮,其實我覺得嘴炮真的是分不出上下。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著對方鼻子噴,而且在網路上根本瞭解不到對方的狀態、反應和思維方式,從而會找不到嘴炮的攻擊點。
我個人很不喜歡嘴炮,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比較喜歡溫和的東西。我在網路上的發言的感覺是很希望和對方和對方面對面交流。一位對我有很大影響的老師曾經跟我講過一番話,(老師應該要60幾歲了),大意是這樣的:他覺得網路這個東西不好,他雖然會上網,也只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有時候還是會上上論壇,bbs之類的。他很喜歡和人交流,和人當面交流,因為這樣的交流互有來往,而且能知道對方的心裡所想。他覺得交流的是一種取長補短的進步,如果說他的思維改變了對方的一些看法,他會覺得很高興(可能思維的方法是錯誤的,這裡不論好壞,如果老師的思維被改變了,老師也會覺得得益)。老一輩的思維和年輕人的思維差的實在是太多,但是老師還是能和很多年輕人交流並且學到很多新潮的思想。交流就是這樣的一件事情,取長補短,對雙方的思維都有一定的改變。
在網路上當然做不到面對面的交流,萬一你留了個電話號碼,可能還會被打爆電話。網路上的交流肯定比不上直接見面來的直截了當。小弟我習慣於在發言前想一想,自己所說的言論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憑什麼讓人家接受,將心比心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發言也可以算是是一個小小的辯論,要寫上你的論點依據,你的感受,你的想法甚至你會推翻你自己的想法。信口開河的話誰都會說,但是信口開河的話人家只會忽略甚至嘲笑你,這對雙方有什麼益處呢?網路上的言語有時候看上去那麼隨便,可能就是因為不用對言語負責的原因之一。
武俠小說裡面的武打都會有輸贏,有勝負,言論也是如此。就算你是個才高卓絕的名校畢業生,也會有被逼到牆角的時候。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對自己不瞭解的一些方面肯定會有理解上的欠缺。如果說對方的論據征服了你,這算是一種恥辱麼?一定要回文罵的狗血淋頭,言語中帶著譏諷才是真?回一句我錯了,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勇氣,對對方的肯定。知恥近乎勇想來也是如此。如果你在網上的所有交流都是你贏的話,你一定是戰神,希望您到政府報備,為世界做貢獻。
每每談論到我這個年紀的學生,所有的老師都會批評現在的學生太浮躁。腳踏實地 ,是你走每一步都會很堅定,有力,從容。憑著自己有著一張利嘴,卻不能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只會空談,卻不會實幹。憑藉著網路上的諮詢,對長輩跟不上時代的觀念嗤之以鼻。從小到大學習數學幹什麼?有工作讓你天天解題?數學學習的是一種方法,一種思維。如果你像用這種方法一樣,從別人網路上的交流中解出他的思維、他的想法,從長輩的思考觀念中,瞭解他的想法、他的思路,甚至去改變他,我想年青一代可能會得到更多。
我覺得網路的意義是互相尊重,互相進步,互相瞭解。得到益處,去實行你的言論,成果是對你言論的最好肯定。地域的交流也應該是如此。
關於抱怨什麼的,我的看法是相當有必要的。有抱怨,才會有關注、去解決,忍著終究是傷了自己,別人也不瞭解你的想法。
關於吐槽,水貼,歡樂貼什麼的。。我也沒什麼大的想法。開心就好。
寫了那麼多,才發現思路有點偏了,也有點太重的說教意味了。我就不修改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