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弱勢家庭照顧計畫--可憐的祖父母拖老命養家

我一向討厭7-11的公益零錢箱,但最近看到這張照片實在無來由的心酸,只能說太催淚了,照片一張只有寫一句話"我以前背的是她爸爸",馬上搓中我的同情線,其實週遭跟社會新聞上常看到,不是兒女自私爽一砲,就帶拖油瓶回去給阿公~阿嬤帶,不然就是兒女早逝,只好由老人扛起家計,這麼老的年紀還要拖老命,實在非常可憐,新春做善事~行大運~~大家幫幫忙吧!

~~~~~~~~~~~~~~~~~~~~~~~~~~~~~~~~~~~~~~~~~~~~~~~~~~~~~~~~~~~~~~~~~~~~~~~~~~~~~~~
響應弱勢家庭照顧計畫--可憐的祖父母拖老命養家

這個家 他揹了一輩子

根據主計處(2011)的統計資料顯示,直至99年底我國由祖父母和未婚孫子女所組成的隔代家庭戶數為100,848戶,占整體的1.4%,較10年前增加了34%。在台灣世界展望會所服務的3,200個弱勢隔代教養家庭中,約有5,000多位兒少長期與(外)祖父母同住,有98%祖父母靠打零工維生,如:幫忙打掃、季節性農務、臨時工、洗碗工、喜宴端菜、撿拾回收…等,平均收入約只有5,000元(此為不包括其他社會資源),或福利津貼(老年津貼)或親友幫補(如:白米、少許的金錢)或自家種植農產品養育兒童成長,這些弱勢長輩們辛苦所得的收入遠低於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支出,沉重的生活負擔,往往讓這些由弱勢長者撐持的隔代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原本應該含飴弄孫安享晚年的長輩們,因為疾病、意外或人口外移…等原因,造成家中青壯人口缺席,在辛勞一輩子之後,仍要拖著年邁的身軀,繼續背負家中經濟及照料孫子女的責任。

在艱困的生活狀況下,平均每名弱勢長者需撫養3-5名家人,弱勢隔代家庭的祖父母不只要一肩扛起照顧全家的經濟重擔,還要擔負起孫子孫女在生活及學業上的教養責任。常常要為了一家大小的溫飽在外奔波努力賺取微薄的收入,辛苦忙碌一天回到家之後,還要照顧年幼的孫子孫女生活飲食,雙重的壓力壓在這些弱勢長者們肩上,變成他們卸不下來的沉重負荷。
有些弱勢長者因自己本身有疾病、身障或長期慢性病等,缺乏穩定的工作收入或工作技能,即使孩子的父母親長期出外工作,但卻無法提供足夠的金錢或鮮少寄錢給隔代教養家庭的祖父母們,讓這些弱勢長者們,必須在晚年之際,繼續用駝了的背、皺了的手,繼續扛起家庭重擔,他們所面臨的重大家庭困境,正等待我們伸出援手,助他們一幣之力。
2014-02-12 14:37 發佈
我養祖父也是...民國60年時養父欠了一屁股債(約當時的兩百萬台幣)躲到日本的義父家,隔了11年才回來,當初只要人家來討錢,阿公就用褳褡背著我拉著阿嬤逃到親戚的工寮去躲.......
因為上帝是公平的 給了你一張醜臉 一定還會給你一個沒錢的家@@

ya7811 wrote:
我養祖父也是...民...(恕刪)


唉!這種跑路的經驗還真不好

pk-king- wrote:
我一向討厭7-11的...(恕刪)


現在的社會救助

除了老病殘外, 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 就是未成年的人

中年人本來就是三明治, 要承上養下, 如果中間失去了, 上下都會遭殃


像樓主所列的, 就是因為中間這層失去了

如果是中年人生病或死亡, 那就無話可說

但有一些是自己本身所造成的

即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些人因為犯罪, 或自己行為無法控制, 喝酒吸毒等問題, 造成生病或死亡的.


如果這些人關在監獄, 那就是人民要花二次錢, 一次是去養受刑人(中年人),
另一次是社會救助, 去照顧他父母子女


如果是這樣, 應該是軟硬兼施, 讓中年人可以回家去照顧, 又要賺錢養家
只要亂來, 就直接鞭刑, 這樣讓他知道, 不好好過生活, 就是找皮肉痛

可以減少老人小孩的問題.


zola wrote:
現在的社會救助除了老...(恕刪)

以前的家長傳統

不會因材施教

很多時候一樣教法

孝子跟逆子同時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