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我介紹
我是高職畢業讀科大的
簡單來說我是現在普遍所說的"技職體系"
以前在國中還沒發覺
直到高職後才發現
國中升高中(高職)好像讓人生分了兩條路
讀高中的人在一起 讀高職的人在一起
彼此很少有交集
感覺在15歲那年讀高中或高職就已有所區別
到了18歲考統測上科大後
發現那些曾經國中讀普通高中的同學
如今也幾乎是普大
而選擇高職的還是循著技職體系的路線到科大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存在?
普通大學和科技大學的差異性?
現在這樣的迷思依然存在嗎?
你會選擇高中/高職 普大/科大?
拎北柯學弘 wrote:
首先自我介紹我是高職...(恕刪)
高職是先學專業,程度好點的跟中等的公立普大畢業生差不多
高中就是國中的進階課程,除了想讀法律,理學,醫學系外不太需要讀高中
這是兩條不同的路線,一則走所謂的學術路線,但說實在的也只有台大等少數1~2家有此能力,其他都是讀爽的,多數讀出來程度還不如高職程度好的學生
嚴格來說,
成立一間高職大慨經費是高中的2倍左右,因為先前的錯誤政策導致技職沒落.
目前因為台灣勞動力弱化,因此開始導回正軌,以先進工業國家如德國,法國,瑞士等教育為主體.
以企業來看
普大所培育的是螺絲釘的教育方式,創業率低,競爭力差
科大主力在創業及進入企業後能快速調整成企業需求人才
當然普大除了少數幾間學校還可以外,其他多數看到科大生都有自卑現象,所以就很喜歡膨脹自己的優點,而忽略自己的短處,以專業來看企業要的就是你的專業及技能.
拎北柯學弘 wrote:
首先自我介紹我是高職...(恕刪)
術業有專攻
唸的不一樣升的也當然不一樣
高中是到大學才學專業
技職在高職就在學了
早點有一技之長出路較廣
如沒讀大學的.......高中與高職就差更多了
就算是建中出身沒繼續讀大學也沒有用......國英數史地在社會上沒辦法混飯吃
高職還可以做點本科的工作再精進考證照
高中是沒辦法考讀科大的
因為就沒有學專業科目要跟人考什麼
0分要上什麼
(雖然現在有些學店可以上)
但那不是技職真正的出路
不過有的讀高中的沒讀過高職還會以為是在做工沒有用
甚至覺得高中的比較優秀可以考分數比較低的科大為第2出路(不曉得什麼是牛馬不相及)
有的順利考到普大會永遠這麼想(因為它沒讀過沒考沒落榜也沒想了解過......只好自以為是)
別懷疑01上好幾個
因為這種議題以前就開過了

Kake wrote:
可以告知閣下任職的公司有多少比例是科大生,
然後他們多數都是被期待可以"快速調整"成所需的人才?
還有同樣地問題,但範圍擴大到所謂的台灣企業?
最好是有專業的研究機構提出的研究結果...(恕刪)
可以告知閣下任職的公司有多少比例是科大生,
>>我在公司體制內創業,目前公司有2000多人,作業員約1200人,作業員不算,那800名員工90%是技職.
我的事業單位約百人,研發類硬體(含機構)不用普大生,軟體只用台清交及科大生,生技不用普大生,PM,業務,採購,品保,...沒限制,另外高階主管以科大生為主,除了軟體主管是台大外.
>>"快速調整"成所需的人才
技職教育的目地就是快速調整,專業知識及能力強,不需要研究單位數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