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李安說~~「那種所謂的(台灣)商業片大部分都是……很難形容,反正我是不會去看的。」

李安認為,台灣電影的內在結構不健全,他將台灣電影歸納成兩類:「一種就是蔡明亮、侯孝賢這種很悶的文藝片,一種就是那種我形容不出來的片。像是《賽德克·巴萊》這種電影太少了。」

在金馬評選過程中,他力推蔡明亮的《郊遊》,但也承認:「《郊遊》太悶。一部電影無論你要給予觀眾什麼內涵,首先它得精彩!」對台灣商業片更失望,「那種所謂的商業片大部分都是……很難形容,反正我是不會去看的。」






李安果然是真男人 真英雄!! 一語說出台灣電影人不敢說的話!!

說得真好!!

真的我也不會花錢進戲院看那些"海角七號、陣頭、艋舺、那些年、雞排英雄'總鋪師'大尾鱸鰻...."

真的實在是無聊到了極點

一點營養都沒有!!


2013-11-27 20:43 發佈
為何不見了?!.....
kyfun02 wrote:
李安認為,台灣電影的...(恕刪)
kyfun02 wrote:
真的我也不會花錢進戲院看那些"海角七號、陣頭、艋舺、那些年、雞排英雄'總鋪師'大尾鱸鰻...."
真的實在是無聊到了極點
一點營養都沒有!!


我只進過電影院一次,那時看的片是變臉,但我看不太懂。

另外,好片本來就是少數,多數是爛片(西方也是),但如果市場小又沒有爛片來養電影工業的技術人員及金主,那台灣大概只剩獨立制片的小型記錄片及很少人看的懂小成本藝術電影有生存空間,叫好又叫座的好片更難產生了。

kyfun02 wrote:
一點營養都沒有!!


有營養的片反而更沒有人看.....

先把市場做大, 再求作品的精緻.

畢竟李安並沒有長期參與台灣電影市場.
標題應該加註:台灣的商業片
不然會讓人誤會李安指的是所有商業片

redial wrote:
有營養的片反而更沒有人看........(恕刪)




這句話我不太認同耶~~~~

的確一般人一般印象都是得獎片很難看
但是其實很多歐洲片其實很平易近人 卻也獲獎無數
很多都是講述簡單親情片 或是童年成長史
劇情簡單 卻是深刻感人 令人一輩子銘記在心
例如"新天堂樂園" "美麗人生" "英倫情人" "阿甘正传" "猜火車" "刺激1995" "麥迪遜之橋" "綠色奇蹟" .....太多了
上述的片子說的故事很簡單吧?!
以上片子有誰說看不懂? 或不是經典好片?!


真的好電影不需嘩眾取寵 或是大成本大製作
只要用心製作
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演員.....
簡簡單單的故事也能拍出吸引人進戲院的好片子!!

kyfun02 wrote:
...(恕刪)...
劇情簡單 卻是深刻感人 令人一輩子銘記在心
...(恕刪)...

試舉例 2013 年

有哪些電影「同時」符合這三條件的?
嗯,紀錄片都有符合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試舉例 2013 年...(恕刪)


A片
今天李安不是說根本沒接受過這訪問了嗎????
所以是條假新聞
〔中央社〕導演李安今天澄清未接受採訪發表對兩岸電影的批評。他也感慨,他說話很直,但近來說的話遭過度引伸,已造成困擾。

李安今天到新北市政府參與成立推動台灣電影文化中心諮詢會活動並擔任顧問,他接受採訪時主動澄清部分媒體的報導。

他表示,中國時報有篇指他批評電影的報導,內容不是他所說的話,也不知怎麼來,他藉此澄清,他沒有接受過訪問。

他後續受訪時仍重申並澄清指出,他沒有說大陸片很爛及台灣片沉悶,他沒有接受這種訪問,不知道所謂「綜合報導」就是自己編出來的意思嗎?

他表示,評審被關到金馬獎發布後,被問到對台灣電影看法時,他指台灣電影有些「虛」是肺腑之言,這是電影人專業觀察。

他表示,他發表意見後,近來都一再解釋及補充這些話,他的話遭到引伸很多,對他造成困擾,但這篇報導不知是如何編出來。

他強調,他鼓勵電影應愈多元愈好,沒有品味的差別,他擔任評審,需要和很多人討論電影的高低,但電影工業發展應多元化,「就像吃東西不能偏食才能健全」,不會特別鼓勵某種類型電影。


============

不過我倒覺得中時發的那篇文還蠻貼切的xd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